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闽南人注意
近期,福建省卫健委公布
年11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
全省共报告甲、乙类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例
死亡24人
年11月(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例,死亡24人。
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占发病总数的97.54%;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疟疾。
年11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例,无死亡。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52%。
备注:以上传染病报告统计的死亡人数,其死因不完全由所患传染病直接导致,也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毒、细菌虎视眈眈,蓄势而发,根据时令特点郑重提示应警惕必须严格做好防控工作
其中
这几种传染病是重点防范对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水疱或溃疡,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每年两次高发期
每年的4~7月为高发期,9~11月还会出现一个次高峰,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多见,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
一般说来,宝宝感染手足口病后,起初有点儿像感冒,宝宝会发烧、精神不好,然后手、脚、嘴巴里会出现小疱疹,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而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导致神经性肺水肿、脑干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病死率高,还可能导致后遗症。
由于现在治疗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药,所以做好预防很关键啊!
做好3点,家长安心应对
1.打疫苗早预防
目前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是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也常常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2.少接触少得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再经口感染。
通过咳嗽、喷嚏等感染。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感染。
所以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家长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勤洗手,家里勤通风,打喷嚏注意遮掩。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不要吃生食物、喝生水。二胎的家庭两个儿童应分开照顾、护理,一方患病时家长应注意隔离,避免两个儿童一起玩耍、拥抱、共用毛巾、餐具等。家长在护理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直接接触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3.细心观察早发现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家长还应留心观察。
家长要每天检查孩子的情况,主要是观察手心、脚心、臀部有没有红疹以及口腔有没有溃疡,体温有没有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就医。
家长在家照顾患病孩子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医院就诊: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四肢抖动、无力、抽搐;精神状态差、容易惊醒、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季节性流感
秋季正是流感的高发期,很多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儿童,都成为流感的高发人群。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人多表现为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咳嗽、流鼻涕则较轻。流感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防护措施:1.人多场所要避免2.接种疫苗要及时。这是有效的预防手段3.可服用抗流感药物4.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注意室内通风狂犬病
全球每年约6万人死于狂犬病,中国报告的病例数量居世界第二,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狂犬病的症状是怕水、怕风,口吐白沫,出汗等,有的病人发病后因为喉肌痉挛讲话声音会发生变化,但不会“学狗叫”。防护措施:一旦被动物所咬伤,要及时严格处理伤口,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1、首先,用肥皂清洗被咬伤的伤口。2、其次是挤。边冲洗边往伤口外挤,不让病毒被吸收到人体内。3、再次是消毒。冲洗完后,马上用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4、然后是注射狂犬病疫苗。诺如病毒
秋季也是多类疾病肆虐的时候,而诺如病毒更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王者”病毒!诺如病毒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防护措施:1.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2.注意个人手卫生,勤用肥皂洗手。3.碗筷等餐具要经常煮沸消毒,且食材应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4.尽量少到街边不干净的小店用餐,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通过飞沫传播。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后14-25天才会出现流腮症状,多数病人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10天。健康提示:1.接种疫苗2.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妥善清理口鼻排出分泌物4.保持双手清洁5.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肺结核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肺空洞或并发大出血。健康提示:1.及时接种卡介苗2.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肺结核筛查4.学校所有新生入学应做结核病筛查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大家需要做的是正确认识、正确预防、正确治疗!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赶紧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知道传染病如何预防吧!■End■
素材来源泉州晚报、福建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