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中学校园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时间:2022-6-19 12:12:23 来源:脑干脑炎

北京皮肤病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124/8621330.html

点击上方蓝字   麻疹从暴露的潜伏期到前驱症状出现,主要是卡他症状持续平均2~4天。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三)治疗原则

  感染麻疹后应隔离治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在8月龄、18~24月龄各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未感染过麻疹、且既往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的其他人群,推荐接种1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发现麻疹疫情后,患者周围密切接触者应按照卫生防疫人员的建议,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2.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医院诊治。去医院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3.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或休息,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无免疫力的人群。

05

猩红热是什么?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猩红热的病原为革兰染色阳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在体外的生活力较强,在痰液、脓液和渗出物中能生存数周,在60℃30分钟、碘酊中15分钟可以灭活。

(一)有哪些症状?

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

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二)得了猩红热该怎么办?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三)怎样预防呢?

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1357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