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陕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每天首播18:30重播11:25
本期《百姓健康》诚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敬礼军做客节目。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后应在1个月之内到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如儿童未完成规定的预防接种,因故迁移、外出、寄居外地,可凭接种证在迁移后的新居或寄居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继续接种。
陕西省从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从最开始的“四苗防六病”,即卡介苗、脊灰、百白破和麻疹四苗,预防结核、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六种疾病,到年将新生儿乙肝、乙脑及流脑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形成“七苗防九病”,再到年正式启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形成了目前11苗防12病的儿童计划免疫格局。这也叫作一类疫苗计划接种。通过预防接种,几乎看不到小儿麻痹后遗症了,白喉也没有了。在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前,全人口乙肝病毒感染率达10%,病毒性肝炎很多,经过十多年的乙肝疫苗接种,1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降到1%以下。接种卡介苗有效地控制了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发病,另外病毒性脑炎、脑膜炎也少得多了,因传染病致瘸、致傻的显著很少,这都是免疫接种的功绩。
我们每年都会发现个别传染病患者曾接种过相应疫苗。但总体上讲,经过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对于预防相应传染病发生是非常有效的,不同疫苗对相应细菌、病毒感染的保护效果不一样,专业术语叫接种保护率,都在95%以上。接种后偶尔发生相应疾病的原因有:一是接种失败,包括疫苗失效、接种程序错误、接种方式错误等;二是耦合病例,这不是由接种疫苗而发生的,是已经感染了细菌、病毒,马上就要发病了,这时接种了疫苗,抗体还没有产生就发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