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手足口病当口腔溃疡

时间:2019-4-24 11:12:21 来源:脑干脑炎

手足口病因为开始发病时与口腔溃疡相似,容易被大人忽略其危险性。

一位宝妈就说起了她的遭遇,她家宝贝发病那会儿是入园的时候,上幼儿园的第二周,宝宝就说嘴巴里面疼,尤其是吃饭时说“不敢吃饭,嘴疼”。当时她看了宝宝嘴里口腔有不少溃疡一样的东西,只觉得“宝宝怎么上这么大的火?估计是上幼儿园有点不适应吧。”,以为是普通的“口腔溃疡”,便到药店买了点降火的冲剂给宝宝喝,可喝了一天,她嘴里的溃疡不见好!我还想着,再喝多一天看看吧,谁知道第二天宝宝就发起了高烧,这时才觉得不对,医院看了急症,被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平时活蹦乱跳的宝贝,变得精神萎靡。

这位妈妈的虐心经历,提醒了大家,不要误以为手足口病是口腔溃疡,否则就耽误治病啦!因为手足口病是会产生重症的,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甚至可能引起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导致患儿死亡。

手足口病介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为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也可以引起,但较前者症状重,偶有并发症发生。

这种病于年首先在新西兰发现,以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均有报告。我国年在上海首先发现本病,近年来全国十几个省市相继发现。病毒存在于病儿口腔及疱疹液内,粪便中亦有大量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经呼吸道感染,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儿传播。接触者的发病率在30%以上,所以容易在幼儿园内3~6岁儿童中流行。

感染后约经2~4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半数以上有发热(38℃左右),持续1~3天,然后出现口腔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次日出现皮疹,多在手指及足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亦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膝肘部位也可见到。皮疹先为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形成疱疹,疱疹为单房,直径2~5mm,一般很少破溃,多于2~4天后干燥结痂,不留疤痕。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呈溃疡,多在口腔颊黏膜处及舌边、舌尖、齿龈处,口水多,进食困难,约3~4天后症状减轻,最长可持续7~10天,多在5~7天自愈,一般预后良好,亦有继发心肌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者。

孩子得了这种病,要注意隔离,一般应隔离7~10天,在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尤应注意,以免扩大流行。患儿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休息,可服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避免用手抓破疱疹进而导致感染,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涂于皮疹处,以达到消毒止痒的功效。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1、增强免疫力

由于病毒需要粘附在肠道粘膜表面,然后大量繁殖才能使宝宝生病。而乳铁蛋白可以首先与病毒结合,改变其空间构象,导致其无法和肠道粘膜的受体相结合,从而很好的预防手足口病。

2、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3、外出回家及时洗手

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许多家长对孩子们都是这样要求并且执行的,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成人接触了手足口病毒同样可能感染此病,由于成人抵抗力强等原因,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但是已经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了。虽然没有相关症状,但体内已经携带了该病毒并且也会向外排毒,传染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

4、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5、给孩子接种疫苗

去年11月,我国自行研发生产的EV71灭活疫苗已全面上市,可预防由EV71感染的多种疾病,家长可带孩子就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EV71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

6、需及时就诊

虽然多数手足口病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但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

END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专科治疗白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nyzl/1006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