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职业病分类
01
粉尘类
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生产环境中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病变的总称,煤肺是长期吸入煤尘(含5%以下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肺组织的纤维化。多见于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装卸工。
02
放射性类
放射性疾病是由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等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03
物理因素类
(一)高温可能导致:中暑
(二)高气压可能导致:减压病
(三)低气压可能导致:高原病
(四)局部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振动病
(五)骨骼肌肉损伤
04
化学因素类
在生产劳动中使用或接触有毒物质时,由于防护不够,使一定量的毒物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器官或组织病变,重者可危及生命。
05
生物因素类
在职业生产过程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它既具有传染病的特点,又具有职业病的特点,与患病者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常见的有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莱姆病。
常见职业病人群
01
上班族
常见症状:头痛、肩颈痛、胸腰痛、慢性胃炎、视力下降等
危险因素:猝死、过劳死、脑卒中、过度肥胖、高血压性病变
02
体力劳动者
常见危害:装修工人因装修材料而引起的化学中毒和放射性物质损伤、煤炭矿工人粉尘引起呼吸道疾病、运动员骨骼肌肉损伤等
危险因素:机体视觉、听觉、免疫等各大系统紊乱,某些情况下如化学物品中毒,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呼吸困难、水肿甚至致死现象
03
工作时间不固定者
常见危害:颈腰椎病、静脉曲张、内分泌紊乱等
危险因素:各大系统紊乱,精神压力大,甚至过劳死,某些职业如放射科医生罹患肿瘤、癌症的概率会高于正常人
怎么看待职业病
未患病时,做好预防工作。身处各个行业,要清楚该行业的职业病有哪些,然后加以保护措施。
患病之后,做好治疗工作。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相对容易。
治疗之后,做好康复工作。谨记病因,更加重视预防工作。
总结起来,对待职业病的口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