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痉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

时间:2020-10-28 17:47:59 来源:脑干脑炎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证的一种病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继发于多种传染病的脑膜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等,均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痉证发病的主要病理在于津血虚少,筋脉失养。或由于高热消烁津液,肝木失于濡养,肝风内动;或邪热内传营血,热动肝风,引起本证。

〔辨证论治〕

体针

(一)高热伤阴

症状高热不解,口噤齘齿,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口渴引饮,舌苔黄,脉弦数。

治则泄热救阴,平肝熄风。取督脉、足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百会风府大椎曲池涌泉太冲十二井穴

方义痉证属风象,故取百会、风府、太冲平肝熄风;热极生风,故取大椎、曲池、十二井穴以泄热;津液被烁,故取涌泉以滋阴。诸穴相配,可达熄风泄热,救阴之目的。如口噤不开,加颊车、支沟以开噤,上肢拘挛加大陵、合谷,下肢拘挛加阳陵泉、承山。

治法毫针刺用泻法,百会横刺间歇运针,十二井穴点刺出血。

(二)热入营血

症状壮热神昏,头晕胀痛,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烦躁,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则清泄营血,熄风止痉。取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曲泽劳宫委中行间十宣穴

方义曲泽为心包经合穴,委中为血之郄穴,取其浮络刺血,以泄血分之热;劳宫为心包经荥穴,行间为肝经荥穴,二穴相配清心泻肝;十宣穴为经外奇穴,刺其出血,可以泄热。诸穴相合,可达泄热止痉之目的。如热盛加大椎以泄热,神昏加人中以醒神。

治法毫针刺用泻法。十宣穴点刺出血。

耳针

取穴肝、脑、神门、脑干。

刺法泻法,留针30?60分钟。

〔应用例案〕

张XX,男,8岁。早饭后,突然出现神昏谵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咬牙,抽搐等症。查:胸背有瘀点,口唇青紫,舌绛,脉弦细,体温40℃,布氏征阳性。先点刺印堂、委中、尺泽、十二井、十趾端出血,后针人中、百会、大椎、内关、后溪、涌泉。持续行针约1小时,神志好转,又行针1小时后,诸症好转,体温39.1℃,患儿入睡。次日神志转清,强直、抽搐等症消失,体温37.5℃,又针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一次,病愈(《针灸临证集验》)。

〔文献摘录〕

脊反折:哑门、风府(《针灸大成》)。

角弓反张:天突(先针)、膻中、太冲、肝俞、委中、昆仑、大椎、百会(《针灸集成》)。

病例:45例全部为中毒性痢疾,兼有抽风。取穴:合谷、内关、涌泉、下巨虚、百会、印堂、人中、素髎。刺法:针刺后捻转2~3分钟,留针20~25分钟,一般于针后2~5分钟抽风停止,针2~3次后不再抽风。但遇一例顽固抽风的患儿(住院较晚),经上述穴位针治数次无效,最后加刺风府,抽风立止,未再复发。疗效:针刺对降热、止痉等方面有显著效果。45例中仅1例死亡,其余均获治愈(《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痉证?

2:痉证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3.分述高热伤阴和热入营血两证的主要症状。

4.简述痉证的针刺处方和方义。

说明: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学安排中,关于各种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学员应在学完前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才能学习。光明中医网校摘录光明教材中此类治病内容,是为了供学员参考。学员至少要学完光明教材概论课程,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风热暑湿燥寒、表里寒热虚实等概念后,才能理解这些治疗方法。

使用方药治病应了解本草药性、方剂配伍基本知识,使用针灸治病应了解穴性、手法、禁忌,因此学员应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切忌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面链接

当年为什么办光明函大?年吕炳奎校长的讲话(节选)

纯中医教育与光明中医及网校

光明中医教学体系探讨

光明中医的办学方法:自学?答疑?实践?拜师

合格临床中医师能力大纲(光明中医网校)

忆光明中医函大,聚光明中医精英,展光明中医前景

祝贺北京清北中医药跨界工程研究院与光明中医网校达成战略合作

国医大师李今庸:揭秘为什么中医博士不会看病

郝万山老师谈学习内经伤寒该使用什么工具书

什么是训诂?为什么学习中医要了解训诂学?

光明中医教材与其他中医教材的区别及阴阳五行答疑

热烈欢迎光明中医网校校长范竹雯及副校长一行莅临深圳视察指导工作

中医基础理论之滴水石穿系列

学医要学古汉语

中医四大经典辨析

浅谈《中医药学概论》的学习

怎样认识阴阳学说

感冒

感冒患者用药十忌

七?分?钱?中?药?立?奇?功

诊法口诀学习辅导(上)(望、闻、问诊部分)

诊法口诀学习辅导(下)(切诊部分)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温病条辨讲解》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金匮要略讲解》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伤寒论》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黄帝内经讲解》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方剂讲解》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中医药学概论》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本草备要讲解》

李聪甫治学方法拾掇

背?诵?口?诀?有?方?法

方剂口诀学习辅导

如何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学习中医必须寓医理于临床

点击在看,传承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bx/11296.html
热点排行
中年健忘有处方

很多中年人都有记忆力不如年轻时的感觉,科学护脑和养脑对中年人增强记忆力至……【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中年健忘有处方

很多中年人都有记忆力不如年轻时的感觉,科学护脑和养脑对中年人……【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