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来源:亿欧
年5月21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文信息学会主办,亿欧承办的·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学术界、工业界、高校师生参与其中,5月21日为活动的主论坛,主讲嘉宾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微软公司全球资深技术院士-黄学东、香港FDT金融银行家兼FDT总导师-马蔚华等。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航做了主题为“人工智能的未来——记忆、知识与语言”的演讲,本文为其演讲速记整理:
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今天的报告中我想从记忆、知识、语言的角度展望一下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我的报告分几部分,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下记忆和智能的关系。
我从一个悲剧故事开始讲起,主人公叫CliveWearing,今年78岁,英国的音乐家,30多年前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脑炎,留下了后遗症--失忆症。是什么症状呢?他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话,吃饭、穿衣服、骑自行车,甚至弹钢琴。但是,他得病之前的20年内的所有记忆全部丧失,对之后发生的事情也不能进行记忆。他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女儿,但是能认识自己的夫人。大脑只有瞬间到瞬间的意识。下面给大家看一个视频。
视频的片头说CliveWearing用自己悲惨的命运给我们展示了意识和记忆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CliveWearing基本上只有2分钟左右的记忆,所以每次他看到太太都非常兴奋,像久违的亲人一样,和她拥抱接吻。每天可能多次重复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不记得当天曾经见过太太。这是人脑的示意图,有大脑、小脑、脑干、边缘系统,边缘系统里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就是海马体Hippocampus。CliveWearing的海马体受到了损伤。
人的脑部从功能的角度看有这么几个模块,寄存器,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中央控制模块。人脑通过五种传感器,视觉、触觉等,从外部接受信息,存在寄存器,如果我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