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经历过“眼皮跳”,还会开玩笑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偶尔的跳动无关紧要,可能由于疲劳、精神紧张引起。但眼皮频繁跳动就需要警惕了,可能患上“面肌痉挛”。它的初期症状就是眼睑跳动,经过一段时间可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话还会连带颈部。
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
面肌痉挛轻重程度分级0级:无痉挛;
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
2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
3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
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如病人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看书,独自行走困难。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少数病人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如何诊断面肌痉挛?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多可以准确诊断,但是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面瘫后遗症面肌抽搐:有明显的面瘫史,由于面瘫恢复不全发生轴索再生错乱所致,患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无力和麻痹现象,这是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之一。
2、特发性睑痉挛:为双侧眼睑肌痉挛,常伴有精神障碍,肌电图显示面肌不同步放电,频率正常,可能因锥体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3、习惯性面肌痉挛: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为短暂的强迫性面肌运动,常为两侧性。癔症性眼睑痉挛与习惯性面肌抽搐的肌电图与脑电图均属正常,在抽搐时,肌电图上出现的肌收缩波与主动运动时所产生的一样。
4、继发性面肌痉挛:小脑脑桥角肿瘤或炎症、脑桥肿瘤、脑干脑炎、延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颅脑损伤均可出现面肌抽搐,但往往伴有其他脑神经或椎体束受损的表现,如同侧的面痛及面部感觉减退、听力障碍、对侧或四肢肌力减退等,而面肌抽搐仅仅是症状之一,所以不难鉴别。
5、癫痫:面肌局限性抽搐亦可能是部分性运动性癫痫,但其抽搐幅度较大,并往往累及颈、上肢甚或偏侧肢体,或出现典型的按大脑皮质运动区顺序扩散癫痫,脑电图上可见有癫痫波发放。仅仅局限于面部肌肉抽搐的癫痫比较罕见。
面肌痉挛的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
2、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