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神经免疫性疾病专题,陈生弟教

时间:2021-3-21 21:04:47 来源:脑干脑炎

神经免疫性疾病专题《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年第10期上海交通大医院陈生弟教授作为专题组稿专家,精心组稿约稿。上海交通大医院管阳太教授撰写本期“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靶向治疗策略管阳太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具有高复发率、高病残率特点,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神经功能障碍越来越严重。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疗法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是急性期的主要治疗原则;预防缓解期复发的药物则以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为主,而CD19单克隆抗体、补体C5靶向药物、白细胞介素?6受体靶向抗和APRIL/TACI靶向治疗等免疫抑制剂则可显著减少疾病复发,部分靶向药物已批准用于临床。本文拟就NMOSDs靶向药物进行评述,以期提升对NMOSDs治疗策略的认识。CD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王大吉段红霞聂国辉阎锡蕴郝洪军医院(王大吉,聂国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段红霞,阎锡蕴);医院神经内科(郝洪军)细胞黏附分子CD14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瘤标志物,后续研究发现CD是新生血管标志物,随着血管的成熟,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或不表达,提示其在血管发育和成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大量文献报道CD及其可溶形式参与血脑屏障发育和病理性损害过程,本文拟对CD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概述,有助于深入探寻CD在多种血脑屏障损害相关颅内疾病中的潜在价值。Myriocin抑制脂质诱导的整合应激反应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研究于泽谋李永超郝洪军黄一宁彭清医院神经内科(于泽谋,郝洪军,黄一宁,彭清);清华大学医院心脏外科(李永超)目的探讨Myriocin对高脂饮食诱导的整合应激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9只)或高脂饮食+磷酸盐缓冲液+Myriocin(Myriocin组,9只)两组,12周后测定血清脂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Ly?6c)high亚型单核细胞比例,HE染色测定主动脉窦斑块和脂质坏死核相对面积,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炎症反应相关分子[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6(IL?1β和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抗炎性因子IL?10]和整合应激反应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激活因子4和6(ATF4和ATF6)、内质网应激相关促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和Caspase12]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测定整合应激反应相关蛋白[eIF2α、ATF4、肌醇依赖酶1α(IRE1α)和磷酸化IRE1α、p65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p65NF?κB、Caspase12和活化型Caspase12]表达水平。结果(1)经Myriocin灌胃12周后,小鼠血清LDL?C水平降低(t=2.,P=0.)。(2)流式细胞术分析,经Myriocin灌胃8周后,小鼠Ly?6chigh亚群单核细胞比例下降(t=2.,P=0.)。(3)HE染色观察,Myriocin组小鼠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在距主动脉瓣和μm处,Myriocin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t=2.,P=0.;t=3.,P=0.),Myriocin组小鼠脂质坏死核相对面积亦小于对照组(Z=?2.,P=0.)。(4)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yriocin组小鼠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Myriocin组小鼠IL?1βmRNA(t=3.,P=0.)、TNF?αmRNA(t=7.,P=0.)、ICAM?1mRNA(t=3.,P=0.)、VCAM?1mRNA(t=5.,P=0.)和VEGFmRNA(t=2.,P=0.)表达均降低,IL?10mRNA升高(t=?3.,P=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Myriocin组小鼠PERKmRNA(t=4.,P=0.)、eIF2αmRNA(Z=?2.,P=0.)、ATF4mRNA(t=3.,P=0.)、ATF6mRNA(t=5.,P=0.)和Caspase12mRNA(t=7.,P=0.)表达降低。(6)Westernblotting检测,Myriocin组小鼠eIF2α(t=2.,P=0.)、ATF4(t=2.,P=0.)和磷酸化p65NF?κB/总p65NF?κB比值(t=2.,P=0.)下降。结论鞘脂抑制剂Myriocin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整合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抗体脑炎周勤明蔡勇倪优孟环宇石红琴陈生弟陈晟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科(周勤明,倪优,孟环宇,石红琴,陈生弟,陈晟);江苏省医院神经内科(蔡勇)目的总结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DPPX)抗体脑炎之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36岁男性抗DPPX抗体脑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肌阵挛、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呼吸困难和腹泻,实验室检查血清DPPX抗体阳性,18F?FDGPET提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特征,文献检索获得7篇国外文献计36例病例,经分析显示抗DPPX抗体脑炎以男性、中年好发,慢性病程;肌阵挛、震颤、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小脑或脑干损害及体重下降等为其主要症状与体征,可合并B细胞淋巴瘤;脑脊液或血清DPPX抗体呈阳性;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预后良好。结论抗DPPX抗体脑炎临床罕见,症状复杂多样,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困难,早期予免疫调节治疗预后良好。以急性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病临床特点分析李凡孟令超白静孙云闯李茹洁石昕郝洪军高枫贾志荣黄一宁袁云王朝霞医院神经内科研究背景以急性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晕厥、胃肠动力障碍,常误诊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而延误治疗。总结以急性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电生理学、病理学、治疗与随访特点,可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与结果年2月至年2月共确诊3例以急性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病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典型表现呈急性发病的直立性低血压和胃肠动力障碍,伴不同程度大小便障碍和全身排汗障碍(2例),或瞳孔改变(2例)。神经传导检测存在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例)、F波H反射异常(2例),但大直径有髓纤维传导速度可无异常(1例);急性期病例自主神经功能试验Valsalva率和深呼吸心率变异下降(2例),直立倾斜试验卧位与直立位血压差异>30/15mmHg(2例);腰椎穿刺脑脊液存在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广泛性小直径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丢失。急性期患者对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反应良好(2例)。结论以急性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病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复发性抗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脑脊髓炎一例沙晶艾山江·玉素甫江玛依努尔·买买提李红燕乌鲁木齐,新疆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男性,36岁。因视力下降3月余,头痛、发热伴“胡言乱语”1周,于年10月23日首次入院。患者于年7月即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减退,发作过程中伴右侧眼球转动时疼痛,但无复视、视野缺损、眼动障碍,无左眼视力减退,无头痛、头晕、呃逆,无肢体麻木无力等不适,医院诊断为“右眼视神经炎”;先予以地塞米松15mg/d静脉滴注(具体疗程不详),再改为甲泼尼龙24mg/d口服,序贯减量(每3天减4mg直至4mg/d维持),约治疗1周视力恢复正常。当甲泼尼龙剂量减至4mg/d时再次出现右眼视力下降,遂于年7月20日首次至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仍为“右眼视神经炎”,治疗药物为甲泼尼龙40mg右眼球后注射,醋酸泼尼松70mg口服。因右眼视力始终无改善,于年8月再次就医,外院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清亮,压力mmH2O(1mmH2O=9.81×10?3kPa,80~mmH2O),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和24小时鞘内合成率均于正常参考值范围,脑脊液和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Ig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IgG均呈阴性,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IgG9.18μg/L(<2.50μg/L);眼眶MRI显示右侧视神经眶内段和管内段变细,T2WI呈高信号;视觉诱发电位(VEP)右侧P潜伏期明显延长,仍诊断为“右眼视神经炎”。予以甲泼尼龙1mg/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3天后改为甲泼尼龙56mg/d口服,7天后序贯减量,每周减8mg,拟减至24mg后改为每周减4mg,逐渐减量至停药,根据原定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需治疗2个月(年10月底停药),出院前右眼视力恢复至0.2。年10月甲泼尼龙剂量减至16mg/d时,出现头痛、发热,体温最高时可达39℃,病程中伴谵妄、对答不切题、呓语等精神异常,医院脑脊液检测外观无色、清亮,白细胞计数×/L[(0~8)×/L],各项生化指标均于正常值范围,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头孢曲松抗感染联合阿昔洛韦抗病毒,以及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具体剂量不详),体温虽有所下降,但仍有明显的精神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明确诊断于年10月23日转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状态可,否认肺结核、肝炎等病史,长期居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个体经商者,否认接种疫苗、放射物质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家族中否认类似疾病遗传史。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8.4℃,神志清楚,情绪烦躁,颈部略抵抗。入院次日(10月24日)右眼视力检查仅眼前指动感,经眼科会诊仍考虑“右眼视神经炎”。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呈弱阳性,MOG抗体1∶3.20;脑脊液NMDAR抗体阴性,MOG抗体1∶3.20;血清和脑脊液AQP4和MBP抗体均呈阴性。头部MRI显示,双侧侧脑室不对称,FLAIR成像脑干可疑不均匀信号,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图1);视神经(图2)和全脊椎(图3)MRI无异常所见。临床诊断:抗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脑脊髓炎,治疗方案以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症为主。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0mg/(kg·d)连续5天,同时辅以醋酸泼尼松60mg/d口服并序贯减量(每周减10mg,减至30mg/d每2周减5mg,直至10mg/d维持),以及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1mg/d;治疗约1个月后,患者右眼视力恢复至0.2,其余头痛、发热、谵妄等症状明显好转,共住院30天。出院后自行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具体时间不详),出院1年时(2年11月19日)醋酸泼尼松剂量减至5mg/d,逐渐出现腰部“火烧”般疼痛感,发病约1周时(11月27日)自觉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费力,1天后(11月28日)即出现左眼视力减退,伴左侧眼球转动时疼痛,于2年11月28日再次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左眼视力0.5、右眼0.2,无复视、视野缺损、眼动障碍;肋弓至腹股沟触觉和针刺觉过敏,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实验室检查:血清MOG抗体1∶32、NMDAR抗体阴性;因患者拒绝行腰椎穿刺,故二次入院未获得脑脊液相关实验室数据。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右侧P潜伏期延长、左侧正常;右侧N70、P、N分化较差,重复性尚可,左侧分化和重复性尚可。头部MRI显示,左侧顶叶皮质下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图4);视神经MRI可见左侧视神经略增厚,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图5);全脊椎MRI检查,胸髓内呈条片状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小斑片强化(图6)。临床诊断仍维持抗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脑脊髓炎诊断,治疗原则同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0mg/(kg·d)连续5天,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mg/d冲击并序贯减量,每3天剂量减半(静脉mg/d维持3天、mg/d维持3天、mg/d维持3天,遂改为口服48mg/d出院,每7天减量8mg,减至24mg时门诊随访减量),吗替麦考酚酯初始剂量mg/d,治疗1~2周逐渐增至1mg/d,约治疗20天后左眼视力恢复正常,其余症状与体征亦明显好转,共住院21天。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甲泼尼龙,序贯减量至24mg时每2周减4mg,减至8mg长期维持治疗;以及吗替麦考酚酯1mg/d。随访至今,未再出现视力下降及肢体无力症状。以脑桥和小脑受累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一例于淼淼孙林林吕龙龙孙医院神经内科[于淼淼(医院重症医学科)、孙林林(现在医院肾内科)、吕龙龙(现医院脊柱科)、孙宁宁(现在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女性,29岁。因发作性抽搐20余天,于年11月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以及肢体麻木、抽搐,抽搐过程中双眼向右凝视、四肢屈曲僵硬,发作时伴意识障碍,约持续10分钟,即刻送至医院急诊,予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后症状缓解。患者意识恢复后不能忆及发作过程,病程中伴头痛、视物模糊、语言笨拙、反应迟钝、表情淡漠、饮水呛咳,有时行为幼稚,并间断出现发作性头部抖动和四肢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每次持续数分钟,每日发作20~30次。经追问病史获知,患者于发病前10余天有发热、腹泻现象。医院住院期间曾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年10月15日),外观澄清、透明,压力仅为50mmH2O(1mmH2O=9.81×10?3kPa,80~mmH2O),白细胞计数为12×/L[(0~5)×/L],蛋白定量为mg/L(~mg/L),IgG为92.30mg/L(10~40mg/L);脑脊液真菌、细菌、结核分枝杆菌、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呈阴性,脱落细胞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和血清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均呈阴性;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22.49U/ml(0~20U/ml)。脑电图(10月16日)监测到一次临床发作。头部MRI检查(10月17日)显示,双侧小脑半球、桥臂和小脑蚓部T2WI呈高信号,FLAIR成像高信号,DWI稍高信号,ADC稍低信号,不排除炎症(图1)。胸部CT可见左肺下叶小结节,考虑炎症性改变。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脑炎(性质待查)。采取抗病毒为主辅以免疫调节治疗,予喷昔洛韦0.g/d静脉注射12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0g/(kg·d)连续7天联合甲泼尼龙80mg/d连续4天,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一周后症状有所缓解,复查MRI(10月22日)显示,双侧小脑和小脑蚓部病变范围略有缩小,双侧桥臂病灶消失,余未见明显异常(图2)。共住院14天,出院后因自行停用激素头部抖动和四肢不自主舞蹈样动作较前发作频繁,每日发作50~60次,同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吟诗样语言、交流困难等症状与体征,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至我院就诊。/End.此外,本期还刊登了临床研究、综述、病例报告、临床医学图像等栏目的精彩文章,以飨读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bx/12011.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中年健忘有处方

很多中年人都有记忆力不如年轻时的感觉,科学护脑和养脑对中年人增强记忆力至……【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中年健忘有处方

很多中年人都有记忆力不如年轻时的感觉,科学护脑和养脑对中年人……【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