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正值春末夏初,天气不断变暖,各种传染病病原体开始活跃,蚊虫密度也开始升高,肠道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据我市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手足口病、麻疹处于高发期,请家长小朋友们加强防范。另外正值五一小长假,出行还应注意旅行卫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等物品传播。桐乡市监测结果显示,截止至4月26日,我市手足口病4月份报告发病数是去年同期的2.17倍。
预防措施:
1、建议家长给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虽然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但是疫苗接种对于减少重症、死亡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2、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3、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建议开展晨检、巡查、缺勤登记和报告制度,加强玩具、教室、宿舍等物品和场所的日常清洁消毒。消毒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要洗手,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拥抱等密切接触,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季为多见,传染性极强,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为麻疹的传染源,在疾病的潜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患者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
预防措施:
1、麻疹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时,均需要隔离。如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时,更应做好隔离治疗。轻症患者在家对症处理时,也需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
2、8月龄、18月龄的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登革热
五月份,气温开始上升,蚊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年国内有登革热本地传播流行的省份主要是云南、浙江、广东和山东,我省的流行地区主要是杭州。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症状为发热、畏寒、乏力、伴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骨骼痛、皮疹、有出血倾向等。
预防措施:
1、防蚊灭蚊:安装蚊帐、纱窗;常备电蚊拍、杀蚊剂;室外环境游玩时穿浅色衣服、长袖长裤,皮肤裸露部位涂抹蚊虫驱避剂。
2、清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3、去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行,应注意防蚊灭蚊,若出现发热头痛出诊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旅行卫生
五一小长假准备去饱览祖国山水,或是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国游的朋友请注意旅行卫生。
预防措施:
1、外出游玩时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