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
保护儿童健康
随着气温上升,手足口病从4月进入流行上升期,5-7月达到高峰。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准备好预防手足口病,让宝宝不“中招”了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状
6个月到5岁的娃都有感染手足口的风险,其中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中招。
如果孩子的手上、脚上、口腔中有类似小红疙瘩的疱疹,并有发烧的情况,有很大概率是患上手足口病了。
而且不止是手、足、口三个部位,病毒随着血液循环,能到达全身各处,引起炎症反应形成皮疹。有时宝宝的膝盖和屁股上也会长疱疹。
预防手足口病家长须知
01
注意手卫生。家长讲卫生,不把病毒带给宝宝,做到外出归来洗手、接触宝宝及其物品前洗手,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02
勤通风勤洗晒。居家常通风,衣物勤洗晒。若天气允许,宝宝房间要常开窗通风。同时,家长和宝宝衣物要勤清洗和阳光下晾晒。
03
少去公共游乐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尤其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4-6月,9-11月),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游乐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儿童接触公共物品后要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摸嘴巴。
04
发现症状早就医。注意观察宝宝健康状况,一旦发热以及手心、脚心、臀部、口腔出疹,应及时就医,重症手足口病可导致严重后果。
05
宝宝发病要隔离。一旦宝宝患手足口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避免去幼儿园或其它公共场所,减少病毒传播。
06
不与已发病宝宝接触。如果周围有宝宝发生手足口病,不要一起玩耍和学习,不要接触其用品用具。
07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在家、在外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