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国外提倡在流脑患者入院时常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浓度
1987年国外对79例流脑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进行测定,发现有18例肿瘤坏死因子阳性者,其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均在10单位/毫升以上,最高可达单位/毫升;肿瘤坏死因子阳性病例中70%入院时均有败血症性休克在1—l例死亡者中,l0例肿瘤坏死因子阳性,仅存活的68例中,肿瘤坏死因子阳性者仅8例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在440单位/毫升以上者全部死亡可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浓度与流脑病情严重度有关而且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存在于人血中,对败血症性休克、炎症、恶液质、抗癌和防御感染都能起作用这种肿瘤坏死因子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检出,而且发现与细胞毒性作用密切相关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浓度高,则预示有凶险的后果
肿瘤坏死因子究竟是引起败血症休克发病的直接因素,还仅仅是败血症休克病理过程中的一种结果尚不清楚但是肿瘤坏死因子作为导致败血症性休克的发生,可能是一种主要中介因子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的实质,将促使人们寻找清除血中肿瘤坏死因子或中和作用的治疗方法,以企图减少流脑败血症性休克的死亡率
补体是机体非特异免疫的重要因素,是—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c3是补体的重要成分,含量最高,且补体的两个激活途径均有c3参与补体在内毒素休克中起重要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患者,补体总量及c3含量下降根据研究,暴发型流脑休克,体内补体c3亦有明显变化,其补体系统的激活可能是通过激活c3旁路途径,即备解素途径;或由内毒素分子结构中类脂甲部分直接激活c3而激活经典途径观察暴发型流脑休克患者与健康人血清c3含量的测定结果,流脑组c3含量明显减低,两者差异非常显著,证明暴发型流脑休克不论其激活补体途径,是经典途径还是替代途径都消耗大量补体c3
暴发型流脑与补体c3有何关系?
实验证明,人的单核细胞被内毒素刺激后可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使实验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坏死,而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全国牛皮癣十佳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