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又到了每年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发热、医院就诊父母也逐渐增多,很多父母在听到医生说宝贝患上“手足口病”时候都很疑惑......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之所以称它为手足口病,就是因为感染这种病毒之后,主要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顾名思义称其为手足口病。
02
引起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
引起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是一类肠道病毒,有20余种,就好比一个犯罪集团,集团成员众多,但主要犯罪分子有几个,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虽然有20多种类型,但最常见的是两种病毒,名字叫做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引起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多为肠道病毒71型。
03
手足口病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典型手足口病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疱疹,部分病例皮疹可出现在臀部、膝关节周围,可表现不典型,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临床根据病情轻重将其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普通型多在7-10天内痊愈,预后良好。重型及危重型病情则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危重者可致死亡,部份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04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多大年龄的小朋友呢?接触了手足口病病毒之后多长时间会有表现呢?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接触了手足口病病毒之后,最短在2天,最长在10天可有临床表现,平均3~5天。如果宝贝明确接触了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后,需要观察7-10天才能解除警报。
05
认识一下手足口病的“远亲近邻”?
与手足口病同属一大类型的病毒很多,少部分手足口病也可不典型,可以隐藏在这部分疾病中,这就需要我们同时认识一下手足口病的远亲近邻们,一起认识一下比较常见的两种吧!
1)单纯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及溃疡,可有发热,一般没有手、足部疱疹。
2)疱疹性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有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主要分布在口咽后半部分,如扁桃体前部、软鄂、悬雍垂等。
遇到这些情况,医生也需要通过观察及借助一些检查(最常用的就是用大便或疱疹液来做手足口病的病毒检查)来识别它。
06
宝贝不慎患了手足口病,我们怎么办?
如果发现宝贝有发热,伴有口腔、手、足、臀部任何部位出现红疹,或接触了手足口病的小朋友之后出现上述表现之一,爸爸妈妈们既不要紧张,但又要重视,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手足口病,规范治疗并初步识别是否属于危重型手足口病,如果为普通型手足口病,大多可门诊治疗,家庭护理及观察,如果有危重型的表现,则应住院密切观察及积极治疗。
07
应该怎样护理及观察手足口病宝贝?
1、消毒隔离
1)宝贝患手足口病后,首先要注意隔离,避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避免交叉感染,上幼儿园或上学的小朋友肯定暂时请假在家观察,直到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一般需要两周左右,同时,看护小朋友的人也要注意消毒隔离。
2)宝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也能达到消毒的目地。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2、饮食营养
患病早期因发热、口腔内疱疹疼痛比较明显,胃口较差,宝贝可能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度适中、可口、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如温牛奶、果汁、菜汤、米粥等,适当多饮水,禁食冰、冷、辣、咸的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有条件可用专门的漱口液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护理口腔。
2)对口腔内的溃疡,可将思密达、维生素B2研磨成粉剂交替涂擦在溃疡表面促进其愈合,对口咽部的疱疹,可适当使用如开喉剑等清喉利咽的中药喷剂局部喷喉。
4、皮疹护理
1)宝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继发细菌感染。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注意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5、遵医嘱服药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普通型手足口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适当口服一些清热、抗病毒的中成药,高热时处理体温,请遵照医嘱服药。
6、注意观察病情,有医院就诊哦!
1)持续高热不退;
2)出现惊跳、发抖、烦躁,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
3)呕吐、头痛;
4)精神萎靡,嗜睡;
5)不能进食及饮水;
08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牢记15字方针: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另外,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小朋友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如超市、游乐园等,外出后,大人及小朋友都要有洗手的好习惯。
09
怎样正确洗手?
正确的洗手法包括五个步骤:湿、搓、冲、捧、擦。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手心、手背、指缝相对搓揉20秒: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擦——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或用烘手机烘干。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有效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
掌握这些知识,我们不用在担心手足口病啦,让手足口病远离宝贝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