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眼肌麻痹,实在是原因多多,可以是核上性(中枢)病变,也可以是各眼动神经核及眼动神经病变。当然神经肌肉接头、眼外肌或眼球周围组织病变也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但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双侧眼肌麻痹,则考虑病变局限于脑干、颅神经、海绵窦和神经肌接头,常见疾病包括如下:脱髓鞘病、脑干缺血或出血、垂体卒中、Wernicke病、Fisher综合征、肉毒中毒、重症肌无力、白喉和Whipple‘s病等。且看本周为大家展示的病例。
患者女性,55岁,因“四肢麻木伴视物成双8天”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麻木,呈持续性,同时双眼视物重影,左侧视明显,伴头晕,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言语不清,无吞咽及呼吸困难,无明显肢体无力。6天前患者四肢麻木范围扩大,由十指/趾尖扩大到全手/脚掌,同时出现双眼睑下垂,左侧明显。
既往史:1年前于外院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否认毒物接触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近期无感冒发热,无腹泻。
查体:血压/mmHg,心率86次/分,神清,语利,高级皮层功能粗测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双侧瞳孔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睑上睑下垂,睑裂2mm,双眼外展、上视明显受限,双眼下视轻微受限,未见眼震,水平复视像,向左视时明显,余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容积正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偏低,双侧膝腱反射活跃,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肢体针刺觉及音叉振动觉对称,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稳准。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
门诊头CT:脑内散在缺血灶及腔隙灶;部分空蝶鞍;颅内多发动脉局部管壁钙化。
入院后完善检查结果如下:
血、尿、便常规、凝血像:正常,生化全项、甲状腺功能、血液系统、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糖化血红蛋白6.1%,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血沉39mm/60min;免疫固定电泳:未见异常。结核感染T细胞检查:未见异常;自身抗体谱:无异常。心磷脂抗体(-)。
胸片:左下肺纹理重,胸主动脉硬化;心电holter: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稍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多发结节;腹部超声:脂肪肝
神经传导检查结果如下:
该患者以急性双侧眼外肌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四肢末端麻木等主观性感觉障碍,但无共济失调,腱反射上肢偏低,跟腱反射消失,但膝腱反射反而偏活跃,病理反射未引出,因此诊断考虑为急性眼肌麻痹不伴共济失调(Acuteophthalmoplegiawithoutataxia,AO)。
提到AO,也许大家并不熟悉,但如果说Miller-Fisher综合征(MFS),可能大家就很开森了,其实AO与MFS归属于同一谱系疾病,即抗GQ1b抗体综合征。
该患者完善腰穿检查:压力及常规、生化均正常范围,神经节苷脂谱抗体如下:
关于抗GQ1b综合征谱系病的来历,说来有点话长!早在年,Bickerstaff和Cloake报道了几例患者,其主要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意识改变,患者均有前驱感染史,但最终都自发恢复良好。年MillerFisher也报道了几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最终也自发恢复。巧合的是,这两个大腕在不同的时期,观察到这些患者均有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并且推测其潜在的病理机制类似于GBS,与免疫有关。
真正的开创性工作发生在年,Chiba等发现Fisher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存在IgG型GQ1b抗体,并阐述其可能的病理机制。随后在BBE患者中也检测到GQ1b抗体,于是把这一类临床谱系疾病称之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该综合征不仅包括MFS,也包括MFS的不完全型,如急性眼肌麻痹不伴共济失调(AO),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不伴眼肌麻痹(acuteataxicneuropathywithoutophthalmoplegia,AAN),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亚型:Bickerstaff脑干脑炎(Bickerstaff′sbrainstemencephalitis,BBE)和咽颈臂无力(pharyngeal-cervical-brachialweakness,PCB)等(具体见下表)。
研究证明,GQ1b抗原在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四肢的肌梭呈高表达,脑干的网状结构也可能表达。敏感的患者感染拥有GQ1b抗原表位的微生物后,可诱导产生抗GQ1b抗体。GQ1b抗体与相应的颅神经和肌梭处的GQ1b抗原结合便可诱发Fisher综合征。在个别病例,GQ1b抗体可进入脑干,与GQ1b结合,诱发Bickerstaff脑干脑炎。因此抗GQ1b可导致周围和中枢系统均受累。见下图。
抗GQ1b抗体是MFS的生物标志物。抗GQ1b在MFS的发病过程中有致病作用,理由如下:①MFS患者通常有前驱感染,所感染的微生物如空肠弯曲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GQ1b抗原表位;②GQ1b抗原在眼动神经、大直径的后根神经节神经元和肌梭呈强表达;③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人抗GQ1b抗体可杀死鼠的后根神经节神经元;④人和鼠的抗GQ1b抗体都能介导补体依赖的运动神经末梢破坏作用。
在AO患者,最常见的眼肌麻痹是双侧外展受限,其次动眼神经支配的眼肌和眼内肌受累。目前,抗GQ1b抗体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该病易于确诊。该病自然史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即使没有完全干预。而那些死亡患者通常有癫痫或肺炎并发症,而非急性期死于本病。
参考文献:略
王新高喜欢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