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入学必修课:预防传染病
全市的幼儿园和大中小学已经陆续开学,路上拥挤了,校园也热闹了,孩子们聚集在学校后的群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秋季入学必修课:预防传染病,育英儿童感染在必修课课堂先普及几种群体中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吧!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5岁以下的小朋友是感染的主要人群,幼儿园开学后常常会出现一次小高峰。
临床表现:发热,手心、脚底、嘴里出现皮疹,有的孩子双腿、臀部甚至全身多处都长满疱疹,疱疹最初表现如同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后来部分皮疹形成疱疹。最严重的患儿出现脑干脑炎、神经源性休克、肺水肿及肺出血等危重症表现,死亡率高。
传播方式:密切接触急性期患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及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接触污水或引用被污染水源可经口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传播。
2、流行性感冒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一直占传染病之首位。
临床表现:发热、全身酸痛、咽痛、部分患者有流清涕、鼻塞、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传播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最初是通过咳嗽或喷嚏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另一个可能的传播途径是接触飞沫污染的物品表面,近几年通过禽类、猪等动物传播的流感病毒病例增多。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冬春季发病人数要多于夏季。
临床表现: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传播方式: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品、玩具或其他物品传播。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以发热及皮肤黏膜分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疱疹、痂疹为特征,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传播方式: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疱疹液体或上呼吸道的气溶胶形式传播,从出疹前1-2天直到疹后的4-5天,所有的皮损结痂前均具有传染性。室内传播率高达61%-%。
5、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发病年龄以5-15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
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播,日常密切生活接触也可以引起传播,一般较少。
6、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一组由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所有经粪-口传播的传染病都是肠道传染病,严格地说文章中首发出场的手足口病也在此列。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的水泻、发热和呕吐。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传播方式:通过粪便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手是重要媒介。也有资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或通过空气与飞沫传播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病急,传播快,如果医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面积流行而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白殿疯早期图片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