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精神异常的护理 向患儿介绍环境,以减轻其不安与焦虑5.颅内压增高征的护理4.瘫痪的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使家长掌握协助患儿翻身及皮肤护理的方法适当使用气圈、气垫等,预防褥疮保持瘫痪肢体于……【详细信息】
3.颅内高压征:头痛、头晕、呕吐、肌胀力增高,小婴儿表现为前囟紧张或隆起,严重的颅内高压可致脑疝,出现呼吸回圈衰竭[症状体症]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伴发热,部分患儿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2.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仅表现为淡漠、嗜睡,重者有神志不清、谵妄、……【详细信息】
乙型脑炎的危险和后遗症小儿患了乙脑有什么危险?由于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从大脑到脊髓的广泛病变,使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受到威胁。因此,孩子得病后,病情常十分凶险,病孩会很快陷入昏迷,伴失语、吞咽困难,甚至出现肢体瘫痪等。一旦抢救不及时,病孩常因呼……【详细信息】
乙型脑炎病儿常在数日内病情迅速加重,所以应在医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腰椎穿刺输液等10岁以下儿童应在4~5月份开始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据上海市传染病院统计,凡注射了疫苗的一般都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所以家长不应忽视按时给孩子注射乙脑预防针……【详细信息】
自从有了磺胺药和抗生素以后,流脑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据统计,现在病死率已大大降低,绝大多数的患儿是可以治好的,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害怕对重型流脑患者,护理时应首先注意面色和皮肤的变化如果皮肤色泽正常,面色红润,担示毛细血管舒缩正常如果出现苍白和紫绀,皮肤由温暖干……【详细信息】
中草药用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流脑是怎样传染的呢?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常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这种人没有疾病症状,我们称他为带菌者当病人或带菌者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病菌就随着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呼吸带菌的飞沫,受到……【详细信息】
潜伏期7~21日,多数10~12天2.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计数一般在0.2×109以下,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治疗预防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群,为rna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耐低温,而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详细信息】
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总爱邀朋携友到野外踏青。因为畅游于绿草花间能使人烦恼全消。然而,这时的气温较低、气候干燥、刮风频频,容易导致部分病毒和致病菌的复制和繁衍。春风阵阵更是有利通过唾液飞沫的“传输”。而且在这万物复苏之际,动物们也纷纷出动迁徙,候鸟、家禽、虫鼠、……【详细信息】
以上e、m、c蛋白为结构蛋白,其中包膜糖蛋白e含有血凝抗原和中和抗原,它与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和进入细胞以 及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密切相关人们很容易得森林脑炎,森林脑炎是一种传染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到人们的生命,那么,森林脑炎的病源是什么呢?下……【详细信息】
由于dna抗体能够黏附在神经细胞表面并损坏神经细胞,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因此遭到破坏,大脑皮层受损俄研究人员研究认为,森林脑炎病毒蛋白能够模仿人体蛋白,在侵入人体后引起自体免疫反应,刺激人体大量产生能够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的抗体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新西伯利亚……【详细信息】
当蜱吸吮受到感染的灰鼠、野鼠和刺猬等啮齿动物的血液后,病毒就会在蜱的体内繁殖酷爱旅游的张女士最近突然发现腋下长出一个黄豆粒大小的“黑痣”,质地坚硬,根部还有一些类似毛发的东西由于病变部位会因摆臂而受到摩擦,张女士担心这个病变会因受到刺激而恶化,于是到几家医院求……【详细信息】
森林脑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见于孩子,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头痛等,所以人们要积极的治疗森林脑炎,人们要先了解森林脑炎的常识,才能更好的治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森林脑炎的五大常识。关于森林脑炎的五大常识1、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森林地带……【详细信息】
病原学本病的病原体属披膜病毒黄病毒属的第四亚群。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为30nm,外包裹网状脂蛋白膜,故呈线球状,内部有包绕蛋白壳体的核心,为单股rna。在发病7日内可从患者脑组织内分离到病原体,也可在其他脏器和体液,如脾、肝、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检出,但阳性……【详细信息】
森林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专家指出,森林脑炎病毒也叫蜱传脑炎病毒,是一种毒力极强的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森林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这种病临床上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颈和肢体瘫痪等症状为特征,20~30岁青壮年患者居多。患病重……【详细信息】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护理、降温、止惊以及呼吸衰竭等处理可参照乙脑的治疗。(二)免疫疗法1.血清疗法 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注,或椎管内注射5~10ml。2.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6~9ml肌注,至体温降至38℃……【详细信息】
临床表现与一般脑炎不同,而呈弥漫性进行性脑病的症状。不发热,无脑膜刺激征。病程可大致分为4期:(1)缓慢起病,先有智力、精神的改变……【详细信息】
人类感染某些病毒后的数月,甚至长达数年过程中,可以无症状,就是出现症状也十分缓慢地加重;有的感染因子如麻疹病毒等潜伏在身体内,仅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在这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感染的病毒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爱滋病病毒。亚急性硬……【详细信息】
当小儿肛温>37.8 ℃,或舌下温度>37.5 ℃,或腋下温度>37.4 ℃是为发热(fever)。目前通常以腋温为标准,但肛温准确性好。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详细信息】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于麻疹病毒持续感染所致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总的特点是隐袭起病,亚急性或慢性进展,最后死亡。 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详细信息】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发病年龄在4~20岁之间,80% 在11岁以下发病。 本病起病缓慢,经过1~2个月才有明显症状。开始表……【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