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案例二

时间:2020-10-11 20:53:42 来源:脑干脑炎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诊治概要

患儿男性,年12月出生。年3月9日20时53分,患儿因“发热3小时”被家长送至医方急诊科就诊。现病史:3小时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9.8℃,有呻吟,胃纳减低,无咳嗽,无气促、喘息,无鼻塞、流涕,无呕吐、腹泻,无皮疹等,今上午注射脊灰疫苗。体格检査:体温39.8℃,精神可,前囟平软,呼吸平稳,未见三凹征,口唇无发绀,咽略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音中,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按压时无哭吵,四肢未见花斑。21时22分血常规+超敏CRP:白细胞6.3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2.4%,超敏C-反应蛋白3mg/L。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嘱予带药泰诺林、希刻劳、银黄颗粒。患儿离院。

3月10日6时12分,患儿再次被送至医方急诊科复诊。现病史:病史同前,仍反复发热,无呕吐,精神差,有呻吟,无腹泻,小便量可。立即抱入抢救室抢救。体格检查:体温38.2℃,呼吸80次/分,血压/74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前囟张力高,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次/分,腹软,四肢肌张力高。诊断:发热,惊厥,脑炎。6时20分予水合氯醛粉2.5g+09%氯化钠注射液2.5m稀释后灌肠。6时40分予地西泮注射液O.5mg静推。6时45分予生理盐水50ml静滴。6时55分予注射用维生素C0.1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滴。7时告病危。7时6分血常规+超敏CRP:白细胞4.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3.9%,超敏C-反应蛋白79mg/L。血气分析:酸碱度7.33,二氧化碳分压30.7mmHg,氧分压.1mmHg,实际碳酸氢根浓度15.9mmo/L,标准碳酸氢根浓度17.3mmol/L,二氧化碳总量16.8mmol/L,全血剩余碱-8.9mmol/L,组织间剩余碱-10mmol/L,氧饱和度%。7时25分予生理盐水50ml静滴。7时33分予(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4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ml静滴。床边DR检査提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请结合临床。8时30分患儿有手足小抽动,节律性,面罩吸氧下呼吸急促,反应差,刺激下有反应,心律不齐,心率次/分,呼吸次/分,血压94/52mmHg。查体:对光反射迟钝,瞳孔缩小,反应差,刺激下有反应,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律不齐,末梢欠温,Cap>3秒。诊断:发热抽搐待査:1.颅内感染?颅内岀血?2.严重脓毒血症;3昏迷。予维生素K1、甘露醇、安定针等治疗,再次告病危。8时40分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医院ICU会诊。9时15分予胃肠减压,准备气管插管,头颅CT检查。9:25吸痰一次,吸出大量白色粘痰,予皮囊加压呼吸。9时40分气管插管成功过程顺利。会诊考虑诊断同前可能,行头颅CT检查后转院进一步诊治。10时患儿反应差,心率约-次分,四肢偏凉,CRT约3-5秒,前囟隆起,急诊CT未提示出血。诊断:发热抽搐待查,颅内感染。处理:已行CT检查,稳定后查脑脊液,家属如同意,可转院进一步诊治。

3月10日10:30左右,患儿因“少吃、少哭、少动伴发热19小时”医院。入院查体:昏迷,无反应,颈软,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2mm,右侧1.5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律齐,心音中,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软,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消失,双巴氏征阴性,肢端稍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入院诊断:1.发热、抽搐待查:颅内感染?颅内出血?2.脑疝?3.急性支气管炎;4.脓毒症?

入院后予查脑脊液+找细菌提示: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白细胞数×10^6/L;血常规+超敏CRP:白细胞2.45×10^9/L,嗜酸性粒细胞0.9%,淋巴细胞绝对值0.66×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O.02×10^9/L,超敏C-反应蛋白mg/L;脑脊液生化检査提示:腺苷脱氨酶5.1U/L,乳酸脱氢酶U/L,肌酸激酶47U/L,微量总蛋白mg/L。头颅B超检查提示:右侧室管膜下囊肿。MRI检查提示:脑内广泛片状异常信号影伴脑回肿胀,重症脑炎可能。

患儿入院后予告病危,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禁食补液,美能护肝,海正美特+万古霉素联合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输血、纠酸、降血钾等治疗。患儿发热好转,3月14日撤呼吸机。复查脑脊液常规:颜色无色,透明度清晰,潘氏球蛋白定性+,白细胞2.0×10^6。脑脊液生化检査提示:腺苷脱氨酶25U/L,乳酸脱氢酶U/L,肌酸激酶7U/L,微量总蛋白mg/L。MRI检查提示:重症脑炎较前(年3月13日)病灶出现软化、出血坏死,双侧硬膜下腔及蛛网膜下腔积液(积血或积脓)考虑,必要时进一步检查。3月22日神经内科会诊后改稳可信为斯沃及利福平抗感染治疗。3月23日之后予心肺监护,牛奶喂养,鼻导管吸氧,美罗培南、利奈唑胺静滴及利福平口服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脑苷肌肽营养神经,沐舒坦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13天体温恢复正常,无再发抽搐,生命体征平稳,于4月4日办理出院,出院诊断:1.化脓性脑膜炎;2.脓毒症;3.脓毒性休克(不伴有器官衰竭);4.急性支气管肺炎;5.电解质代谢紊乱;6.肾积水(左侧)。

4月4日患儿因“发热、抽搐后反应差近1月”入住另一家医疗机构,入院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肺部感染、神经损伤。入院后予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联合针灸、理疗、高压氧等康复治疗。经治疗后于6月28日出院。

二、争议要点

患方认为:年3月9日晚8点,发现孩子发烧38.5℃,送至医方急诊就诊,当时就诊医生经就诊观察后说,小孩无大碍,回去做物理降温治疗。就诊中,患方曾提出是否需住院留观,医生判断无需住院观察。离院后,于3月10日早上5点再次将孩子送至该院,医生直接判断脑炎。入抢救室,经后期治疗,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医院延误了对患儿疾病的救治,应当承担责任。

医方认为:诊断治疗符合常规。

三、分析意见

根据现有资料和医患双方在鉴定会上的陈述与答询,分析意见如下:

患儿男性,年12月出生。年3月9日20时53分,患儿因“发热3小时”被送至医方急诊科就诊。予血常规等检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嘱予带药泰诺林、希刻劳、银黄颗粒。患儿离院。3月10日6时12分患儿再次被送至该院急诊科,立即抱入抢救室抢救。诊断:发热,惊厥,脑炎。予水合氯醛粉+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灌肠,地西泮注射液静推等。并予血常规、血气分析、床边DR等检查。经相关检查后诊断:发热抽搐待查:1.颅内感染?颅内出血?2.严重脓毒血症;3.昏迷。予降颅压、镇静、胃肠减压、气管插管等治疗。医院,予ICU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降颅压、输血、纠酸、降血钾等治疗。经治疗患儿病情好转,于4月4日出院,出院诊断:1.化脓性脑膜炎;2.脓毒症;3.脓毒性休克(不伴有器官衰竭);4.急性支气管肺炎;5.电解质代谢紊乱;6.肾积水(左侧)。出院后,患儿接受康复治疗。

本例患儿因高热至医方急诊,当时病史记载已有呻吟,且患儿家长诉说其有双上肢屈曲等情况,但医方无肌张力等神经系统检査记录,也未予留观,对患儿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存在医疗过错,对患儿病情预后有一定影响。

结合患医院的诊治资料,患儿化脓性脑膜炎、脓毒血症诊断眀确,该疾病进展快,病情危重,易伴发后遗症。在首次就诊时,作为判断病情重要参数的血常规检查中,患儿白细胞不髙,CRP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医方对病情的判断。患儿目前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与其自身疾病的严重性有关,与医方的过错之间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专家组综合分析认为医方应当承担轻微责任。

四、鉴定意见

医方在对患儿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与患儿目前的损害后果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应当承担轻微责任。

专家点评

1.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特别是3岁以内)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占存活儿的1/3。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则预后较差,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2.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年长儿可出现与成人相似症状,而婴幼儿由于前囟未闭合,因此颅高压和脑膜刺激症出现较晩,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先出现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症状,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当婴幼儿出现发热、前囟饱满,意识水平、肌张力、哭声改变及双眼凝视等情况,临床医师应警惕本病可能。

3.化脓性脑膜炎可出现较多并发症,如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及脑性低钠血症等。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影响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关键因素,抗生素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病原菌敏感;(2)脑脊液中浓度高;(3)能快速杀菌。抗生素应用同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可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降颅压、控制惊厥、神经系统体征的严密观察及外科介入等措施,都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必要手段。

4.本案例中,患儿为小婴儿,因高热至医方急诊就诊,当时已有呻吟,且患儿且有双上肢屈曲肌张力改变等情况,但当班医师对患儿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仔细体检,也未积极处理,对患儿病情预后产生一定影响,应引以为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1117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