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重疾定义的几点影响

时间:2020/10/23 6:30:48 来源:脑干脑炎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3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对于重疾险的疾病定义以及产品设计形态做出了最新的规范和要求。目前,改版新重疾定义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预计正式实施要到今年6月。

“新”重疾定义,是相对现行的,年版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这一版本重疾定义下发使用至今已有13年了,随着医学临床诊断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现行重疾险定义中部分内容已明显不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重疾产品创新发展以及客户需求。因此本次新重疾定义出台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是一场“及时雨”。

从新重疾定义下发的当天起,朋友圈开始刷屏,行业内外热议纷纷,朋友们也期待着老娄解读。由于本次新重疾定义调整涉及的内容较多,进过认真梳理,我们挑选了八点重要的影响,帮助大家快速解读。

一、保留甲状腺癌,但按等级作区分

TNM分期为I期或更轻分期的“轻度甲状腺癌”调整为纳入轻度恶性肿瘤。变成了一种轻症。

也就是说,过去一些能拿到%原保额赔偿的“轻度甲状腺癌”(TNM分期为I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在新重疾定义下,就只能按照轻症进行理赔,获得轻症保额对应的赔偿(比如原保额的20%)。

猛一看,大家会觉得甲状腺癌在新重疾定义下,赔付金额有可能会下降,但其实由于近年来因为甲状腺癌高发生,直接导致重疾产品的赔付恶化到了保险公司、特别是再保险公司无法承接的程度。

另一方面,轻度甲状腺癌的治疗费用远远低于其他重疾的治疗费用,无法体现保险的风险保障特质,也让更多的客户被动平摊风险成本而承担了更高的保费,其实很不公平。

综上,我们认为这次有关于甲状腺癌的疾病定义修订,其实是非常合理的。

二、提高疾病名称准确度

在部分疾病名称前增加了“严重”等形容词。如:

修改前

修改后

恶性肿瘤

严重恶性肿瘤

急性心肌梗塞

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脑中风后遗症

严重脑中风后遗症

良性脑肿瘤

严重良性颅内肿瘤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严重脑炎或脑膜炎后遗症

三、规范宣传材料疾病名称

“在重大疾病保险的宣传材料中,如果保障的疾病名称单独出现,应当采用以下主标题和副标题结合的形式。”如:

严重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严重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重大器官须异体移植手术

冠状动态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切开心包手术

严重慢性肾脏病——须透析治疗

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

严重良性颅内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主副标题结合的形式更清楚地概括疾病,避免客户在初步了解过程中“望文生义”,提高信息表达的准确度。

四、提示极低发病率

要求在名称中增加发病率的提示,对于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在名称中添加相应的标注,避免客户在了解过程中只看数量不看质量。

五、减少保障范围重叠

对于额外增加的疾病种类提出要求,不允许增加保障范围高度重叠的疾病。

六、规范轻症赔付比例

明确轻症疾病的保额上限,要求不得高于重疾保额的20%。

七、明确疾病排列顺序

在条款和宣传材料中,对于新规中的疾病要按规定顺序排列,其他疾病需排在新规疾病后面,并且说明两类之间的区别。

八、定期评估修订

要求至少每5年评估是否需要修订定义和规范。

总结:

重疾新定义完全立足于客户角度,维护消费者利益!疾病定义更精准,宣传材料严格统一,5年定期修订,有利于推进重疾险的发展,真正实现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补偿重疾风险造成的损失,”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保障”。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1125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