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预防新冠肺炎,还要警惕这几种春季儿童

时间:2020-12-7 15:33:28 来源:脑干脑炎

最近气温渐高,许多家长开始带宝宝们出门晒晒太阳踏踏青。作为父母,这个时候除了要预防新冠肺炎外,还要提防各种春季儿童流行病。

接下来,圈姐就给大家盘点春季常见的几种儿童流行病。有许多疾病甚至还会让宝宝有生命危险,千万要警惕!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如果宝宝无缘无故烧至38℃以上,并伴有咽喉痛、肌肉酸痛、头疼等症状,医院。敲黑板,光吃药是治不好流感的,一定要遵医嘱、配合治疗~

预防方法:

1.勤洗手

孩子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只用清水洗手,是不能将细菌、病毒清洗干净的!

2.开窗通风

大家应多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从而减少室内病毒数量,10-20分钟就可以达到效果啦~

3.接种疫苗

在流感高发季到来前,就要去接种流感疫苗了。6个月至8岁宝宝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第一次接种要打两剂次。6个月至35个月宝宝有流感疫苗接种史,第二年开始只接种一次疫苗即可。

作为家长,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病人集中的门急诊长时间停留,居室每日开窗数次换气,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生病后应适当休息直至体力恢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剂。有细菌并发症时应及早给抗菌药物。

流行性腮腺炎

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预防方法:

接种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疫苗可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处理。急性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高热者给予退热剂或物理降温。

过敏性疾病

过敏体质的宝宝在春天很容易出现过敏性鼻炎、皮肤湿疹、哮喘等疾病,靠着宝宝这么痛苦,做爸妈的心里也不好受,于是预防就是重中之重。

预防方法:

1.避免宝宝接触过敏源

及时发现过敏源,防止宝宝与之发生接触,这时候就需要你细心一点啦。

2.增强抵抗力

宝宝患过敏性疾病,与身体抵抗力也有很大关系。所以,要多给宝宝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抵抗力。还要经常带宝宝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过敏。

水痘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

患了水痘以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预防方法: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起到预防作用。

患病后需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处理方面: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手足口病

病原体为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以婴幼儿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常并发脑炎,累及脑干者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

预防方法:

主要遵循“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常通风,晒太阳”15字诀。

患病后尽早隔离,避免传染他人。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肢端冰凉等须及时就诊。

红眼病(传染性结膜炎)

红眼病又名传染性结膜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春季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常常会出现幼儿园一个班的宝宝同时患病的情况。

圈姐提个醒,宝宝患红眼病后,用热水清洗眼睛会造成眼角膜损伤,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千万别犯错误!

预防方法:

1.避免接触患者

家中有人得了红眼病,就避免宝宝和TA发生接触,更不要和TA共用清洁用具,比如毛巾、牙刷、脸盆等。

2.注意个人卫生

大家要让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改掉爱揉眼睛的坏习惯。

3.不要盲目滴眼药水

眼药水中有可能含有抗生素,不要盲目给宝宝滴眼药水,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

如今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各位家长可不能掉以轻心,建议最好还是能带宝宝待在家里,少出门,这样才能避免接触到病菌、细菌,让宝宝平安健康~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典型症状是“烧3天,出(皮疹)3天,退3天”。早期的表现主要有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常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出现发热、眼泪增多时,切勿带病上学,应尽早就诊,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从潜伏期最后1-2天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或喉炎者出疹后10日内都具有传染性。

预防方法:

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需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当麻疹流行时或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可再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预防麻疹发病。不要带宝宝到拥挤的地方去或与患病的其他宝宝密切接触。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可在学校、餐馆、幼儿园等引起暴发。诺如病毒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没有持久的保护力,可以重复感染。

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等传播。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有贝壳类海产品、蛋糕、沙拉等。也可通过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感染。

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还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患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后,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一般2到3天内就会康复。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治疗,脱医院输液治疗。

建议患者隔离治疗,在症状消失前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具,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要做好消毒。

圈姐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家长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1153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