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界櫆椋庤娉ㄦ剰浜涗粈涔? https://m-mip.39.net/fk/mipso_5664550.html
一、神经病概述:
(一)神经系统病概述:
一般来说,神经疾病可划分为:中枢神经疾病和外周神经疾病。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上行运动神经元、下行运动神经元等。
大脑、小脑、脑干、上行运动神经元等受损后,不仅会增加神经传导的兴奋性,还会增强脊髓反应的敏感性,使患畜出现兴奋、痉挛、共济失调;而下行运动神经元和脊髓损伤则会造成肌张力下降、患畜出现麻痹瘫痪的共济失调。
2、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外周感受器及效应器等。
外周神经受损后,通常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二)运动神经元概述: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确,主要以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核以及锥体束和大脑锥体细胞,而无感觉障碍的神经系统的进行性变性疾病。一般上行运动神经元损伤会造成兴奋、痉挛和震颤,下行运动神经元损伤会造成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共济失调;
1、上行运动神经元:
上行运动神经元是从大脑额叶巨锥体细胞发出神经轴突,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合称锥体束),其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从而支配相应器官的活动。
2、下行运动神经元:
是从脑干神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细胞等部位,发出来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及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其神经突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是运动达到骨骼肌的唯一途径。
二、神经病症状分类:
常见神经症状有:肌群震颤、痉挛瘫痪、迟缓瘫痪、运动丧失。
(一)肌群震颤:
1、神经髓鞘脱落:可造成先天性震颤常用卡马西平来治疗。
(二)痉挛瘫痪:
1、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上行神经元受损后,患畜出现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阳性的病理特征,同时还伴有肌肉的震颤、阵挛和四肢划动等。
2、小脑皮质损伤:则会出现眼球震颤。小脑主管运动,小脑受损通常引起机体平衡失控、肌肉失控,而出现共渡失调、肌肉震颤和抽搐。在发生脑水肿的情况下,小脑会从枕骨大孔中被压,形成“小脑疝”。
(三)迟缓瘫痪:
1、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下行运动神经元受损后,畜出现出迟缓性瘫痪、肌张力的减低、腱反射的减弱或者消失等阴性病理特征,后期还会出现肌肉萎缩。
2、脊髓受损:
脊髓炎(如:捷申病毒性脑脊髓灰质炎Teschen)通常会造成下行运动神经元受损。脊髓主管颈部以下的运动神经反射,在各种感染或变态反应(如放射性损害、中毒、血管病、肠病毒病、代谢病、营养障碍、各种变性及者椎间盘压力过大等)的作用下,会引起脊髓发生炎症。其临床表现为前肢、后肢或四肢出现运动麻痹、感觉障碍、膀胱直肠括约肌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排尿、排粪等功能失常。
咬尾症:如果脊髓发生脓肿,还会引起咬尾症的发生。
(1)创伤型.脊髓炎:椎骨创伤、脊髓损伤、坐骨脱离、纤维软骨栓塞、。
(2)细菌型.脊髓炎:肿瘤、脊髓脓肿、副猪、链球。
(3)病毒型.脊髓炎:捷申病、塔尔范病、伪狂犬、圆环、狂犬病。
(4)中毒型.脊髓炎:硒中毒、磷酸盐中毒、有机磷中毒、砷中毒、汞中毒、苋菜中毒。
(5)缺乏型.脊髓炎:营养衰竭、烟酰胺、泛酸缺乏。
(四)运动丧失:
1、感觉或运动神经元丧失:神经元功能丧失会造成反射活动消失。
备注:伪狂犬、蓝眼病毒、盐中毒、铅中毒、链球菌、李氏杆菌、脊柱骨折、脊髓分离脱落、脊髓肿瘤、髓鞘脱落等可会刺激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进而引发兴奋、震颤、抽搐。捷申病毒等肠病毒可引起下位神经元异常或脊髓损伤,进而导致局部麻痹和瘫痪。
三、引起猪神经异常的病毒病:
包括:伪狂犬病毒、狂犬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捷申病毒性脑脊髓炎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日本黄病毒(乙脑)、巨细胞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圆环病毒、先天性震颤病毒、尼帕病毒、蓝耳病毒、蓝眼病毒、牛病毒腹泻及边界病毒、卡他热病毒、梅那哥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等。具体情况如下:
01、伪狂犬病毒:
病变为大脑和小脑炎症,伪狂犬病毒引起颅小脑动脉硬化,进而造成大脑缺氧和间断性缺血,大脑皮层发生硬化。临床表现为猪颤抖、吐沫、单侧性四肢划动。
02、狂犬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在猪上不常发,临床表现为猪颤抖、四肢划动、瘫痪。
03、非洲猪瘟:
病变为大脑炎症,引起颤抖、麻痹、共济失调。
04、猪瘟:
妊娠母猪早期感染猪瘟,会干扰髓鞘的形成(髓鞘在60日龄开始发育,出生后达到高峰),并引起初生猪肌肉颤抖、麻痹;猪瘟还能引起猪小脑发育不全;成年猪则出现神经型结膜炎。
05、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及脊髓炎症,引起麻痹、瘫痪、共济失调、兴奋。
06、捷申病毒性脑脊髓灰质炎:
病变为大脑炎症及脊髓炎症,引起麻痹瘫痪、共济失调、兴奋。
07、捷申病毒Talfan株和Teschen株:
病变仅为脊髓炎症,引起麻痹瘫痪。
08、脑心肌炎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引起运动不协调。
09、日本黄病毒(乙脑):
病变为小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引起麻痹、瘫痪、共济失调。
10、巨细胞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引起精神沉郁、嗜睡、迟缓。
11、东方马脑炎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引起2月龄以下的猪颤抖和抽搐。
12、圆环病毒:
病变为小脑炎症,引起少突胶质细胞肿胀,导致先天震颤。
13、先天震颤病毒:
病变为脑炎症、脊髓炎,引起脊髓神经髓鞘脱落,导致出生时先天震颤。(口服卡马西平)
14、尼帕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脊髓炎症,引起麻痹、瘫痪、共济失调、兴奋。
15、蓝耳病毒:
病变为小脑炎症,引起肌肉颤抖。
16、蓝眼病毒:
属于副黏腮腺炎病毒,病变为大脑炎症、脊髓炎症,引起幼畜颤抖、疯癫、瘫痪、失聪,引起老畜生殖障碍。
17、牛病毒腹泻及边界病毒:
病症为小脑发育不全,小脑过小,引起运动不协调。
18、卡他热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引起精神沉郁、嗜睡、迟缓。
19、梅那哥病毒:
大脑和脊髓变性,引起沉郁、嗜睡、关节痉挛,颅面畸形,也能引起死胎木乃尹胎。
20、戊型肝炎病毒:
病变为大脑炎症,引起震颤、麻痹、听觉下降。
21、口蹄疫:
炎性病变破坏肌肉末梢神经,引起肌肉疼痛、震颤、麻痹。
四、引起猪神经异常的细菌病:
包括:链球菌、细菌性脑炎、细菌性脊髓炎、放线杆菌、化脓杆菌、溶血大肠杆菌(水肿)、丹毒、副猪、李氏杆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杆菌、李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
01、链球菌:
链球菌能引起颅小脑动脉硬化、大脑皮层发生硬化、脑膜炎、前庭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头偏向一侧,或倒地划动。
02、细菌性脑炎:
感染大脑和小脑,引起前庭综合征,转圈。
03、细菌性脊髓炎:
感染脊髓,感觉过敏、麻痹、共济失调。
04、放线杆菌:
感染大脑,引起麻痹、共济失调。
05、化脓杆菌:
感染大脑和脊髓,引起麻痹、共济失调。
06、溶血大肠杆菌:
引起脑水肿,形成小脑疝。引起颤抖、麻痹、听觉下降。
07、丹毒:
引起麻痹、共济失调、关节肿大。
08、副猪:
感染大脑和脊髓,引起眼球震颤、麻痹、共济失调。
09、链球菌:
感染大脑、小脑和脊髓,引起眼球震颤、四肢划动、共济失调。
10、李氏杆菌:
感染大脑,引起共济失调。
11、肉毒梭菌:
感染树突,导致神经传导阻塞,引起麻痹。
12、破伤风杆菌:
感染神经髓鞘,导致脱落,引起颤抖,肌肉强直、瘫痪。
五、引起猪神经异常的原虫病:
包括:弓形虫等。
01、弓形虫:
能引起颅小脑动脉硬化、大脑皮层发生硬化,猪只出现神经症状。
02、内脏幼虫:
内脏幼虫在移行期,能引起患畜出现转圈、划动、抽搐、瘫痪。
六、引起猪神经异常的中毒病及缺乏类病:
包括:铵盐中毒、氨苯砷酸中毒、氨基甲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氯化烃中毒、硫化氢中毒、五氯氟中毒、苍耳子中毒、龙葵中毒、敌百虫中毒、藜中毒、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氟代醋酸钠中毒、有机磷中毒、的士宁中毒、硝基呋喃中毒、烟酸缺乏、泛酸缺乏、食盐缺乏、食盐中毒(脱水)、缺钙、缺磷、缺铜、缺镁、镁中毒、砷中毒、铁中毒、铅中毒、汞中毒、VA缺乏、核黄素VB2缺乏、VB6缺乏、VD缺乏。
01、VA缺乏:
引起脑灰质减少,脑发育不良、失明、关节痉挛,迟缓性麻痹;引起颅小脑动脉硬化,进而造成大脑缺氧和间断性缺血,大脑皮层发生硬化。
02、低血糖:
则躺、划水,嘴角起泡。
03、组织缺氧:
扎堆、无法吸乳、声音震颤。
04、VD缺乏:
颤抖,站立无力。
05、八字腿:
感染部位为脊髓和肌腱,引起后腿无法行走。
06、热中暑:
感染部位为大脑,引起瘫痪、麻痹、共济失调。
07、硒中毒:
硒中毒,可导致脑脊髓灰质软化。
08、烟酰胺中毒(VB5):
烟酰胺中毒,可导致脑脊髓灰质软化。
常用神经药物汇总:
01、治痉挛、惊厥、髓鞘脱落、上行运动神经元损伤药物:卡马西平。
02、治下行运动神经元损伤、瘫痪、麻痹药物:左旋多巴、美多芭、多巴胺。
03、治神经炎,营养神经类药物:VB1、VB12、腺苷钴胺、、神经营养因子(NTF)
04、加大膀胱及肠道收缩的药物:新斯的明。
05、镇静、防母猪咬猪类药物:盐酸氯丙嗪、奋乃静、佐匹克隆、阿普唑仑。
06、治疗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
07、调节植物神经紊乱药物:谷维素。
08、兴奋性神经保护剂:氨基酸(EAA)拮抗剂、Ca2+拮抗剂。
09、离子通道抑制剂:γ-氨基丁酸激动剂、K+通道激动剂、羟色胺激动剂
10、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自由基清除剂、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
杨飞洋红指针兽医平台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