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束征共济失调认知障碍,你会如何诊

时间:2021-9-5 16:22:50 来源:脑干脑炎

北京湿疹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89789.html

在面对同一患者时,根据相同的资料,而不同的医生对疾病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有以症状及体征入手的,也有喜以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入手。而最终的目的为获得疾病的准确诊断,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意。

来看一则病例,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切入,进行剖析。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及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10月前出现吞咽困难;本次因肺部感染入院。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高级智能障碍,假性球麻痹,四肢肌张力增高,小脑性共济失调。

影像学检查如下:

图1颅脑MRIT1相

图颅脑MRIT相

图3颅脑MRIFLAIR相

如何诊断?

正如前面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罗马之路一

从症状及体征入手

该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有:高级智能障碍,假性球麻痹,四肢肌张力增高,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小脑性共济失调中,根据其伴随症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5类:

小脑性共济失调伴认知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伴脑病;

小脑性共济失调伴锥体束损害;

小脑性共济失调伴运动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伴周围神经病。

(1)伴有认知障碍的小脑性共识失调主要有

脑腱性黄色素瘤病(CTX);神经纤维瘤I型;Lisch结节和视神经胶质瘤;L-羟基戊二酸尿症;Krabb病;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Alxandr病;Canavan病;粘多糖病。

()伴有认知障碍的小脑性共识失调主要有

枫糖尿病、维尼克脑病、Ligh等。

(3)伴有锥体束损害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有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0型;Erdhim-Chstr病;多灶性白质脑病等。

(4)伴有认知障碍的小脑性共识失调主要有

Fahr病;神经铁蛋白沉积病;无铜蓝蛋白血症;戊二酸尿症及Wilson病等。

(5)伴有周围神经病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有

甲硝唑、环丝氨酸、异烟肼、单甲烷中毒等。

综上,通过症状及体征归类于小脑性共济失调+认知障碍+锥体束征,应首先考虑疾病:脑腱性黄色素瘤病。

在脑腱性黄色素瘤病中,该疾病可能性有多少?

在可能的脑腱性黄色素瘤病中,Mignarri等在年给了一篇脑腱性黄色素瘤病算法,记分方法如下:

首先,症状主要分为3类:

(I)家族史:兄弟姐妹患有CTX、父母近亲结婚;

(II)系统性:跟腱黄色素瘤、青少年白内障、儿童起病性慢性腹泻、新生儿黄疸期延长或胆汁淤积、早发型骨质疏松症;

(III)神经系统:小脑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MRI齿状核信号改变、精神症状、癫痫、帕金森症、多发性神经病。

然后分为非常强的指征、强指征及弱指征:

A:非常强的指征,又细分为:

A1:兄弟姐妹患有CTX;

A:跟腱黄色素瘤。

B:强指征,又细分为:

B1:父母近亲结婚;

B:青少年白内障;

B3:儿童起病型慢性腹泻;

B4:新生儿黄疸期延长或胆汁淤积;

B5:共济失调(a)和/或痉挛性截瘫(b);

B6:MRI齿状核信号改变;

B7:智能异常(a)和/或精神异常(b)。

C:弱指征,又细分为:

C1:早发性骨质疏松症;

C:癫痫;

C3:帕金森症;

C4:多发性神经病。

A每项分;B每项50分(虽然B5与B7各有a和b,最多计分50分);C每项5分。

应用:

当总分大于分时,应进行胆甾烷醇检测(应避免胆汁酸、他汀类、皮质醇激素影响结果),如果胆甾烷醇升高,应行CYP7A1基因检测,如阳性,则证实CTX诊断,如阴性,应考虑其它疾病可能;如果胆甾烷醇正常,兄弟姐妹是否患有CTX,如有应进行CYP7A1基因检测,如无,则需要重新评估分数及其它疾病可能

如总分大于00分(至少1项A及4项B),则应进行CYP7A1基因检测。

结合本患者,满足B5、B6、B7,分数为,应进行胆甾烷醇检验,此为根据症状及体征缩小疾病的范围圈,再对疾病的了解进行有的放矢

此为临床功底深厚的临床医师们常用方法,尤其是老一辈的神经病学家。

罗马之路二

从影像学表现入手

放射科医师们虽然受临床知识所限,但仍能根据影像学表现大大缩小疾病鉴别谱。如小脑齿状核主要受累,疾病鉴别诊断谱系也大致如下:

生理性:年龄相关性钙化;

脑白质营养不良:Krabb病、Alxandr病、Canavan病、Aicardi-Goutirs病(AGS)、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

代谢性疾病、中毒、药物:枫糖尿症、脑腱性黄色素瘤病、L--羟基戊二酸尿症、戊二酸尿症1型、黏多糖(贮积)病、甲硝唑、环丝氨酸、异烟肼、山豆根、溴甲烷中毒、Fahr病、Wrnick脑病、Ligh病、Wilson病;

神经变性疾病:SCA0、NBIA等;

炎症及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病毒性小脑炎、肠道病毒脑炎、Langrhans细胞组织增生症、ErdhimChstr病、多发性硬化等;

其它:钆沉积、1型神经纤维瘤、放射治疗后改变、EPM、高血压脑出血及淀粉样变缺血性脑血管病。

主要疾病影像学表现如下:

(1)Krabb病:常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融合性T高信号,皮层下区域相对不受累,除非在疾病的完。CT:丘脑及基底节呈高密度。T1WI高信号。齿状核可受累;

()Alxandr病:双侧额叶白质、基底节、丘脑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及囊变,少见增强后基底节、丘脑、齿状核、侧脑室周围白质强化白质脑病之一;

(3)Canavan病:皮层下U型纤维早期显著的受累助于鉴别诊断其它白质营养不良脑病;丘脑、苍白球及齿状核受累较迟。MRS:NAA峰增高;

(4)Aicardi-Goutirs病:CT上可见基底节、丘脑、齿状核及白质钙化。TWI脑白质高信号;

(5)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齿状核及脑白质TWI/FLAIR高信号,视神经变细,小脑萎缩,由于铁沉积TWI苍白球呈低信号;

(6)枫糖尿病:深部小脑白质、齿状核、脑干后堡、大脑脚、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苍白球及丘脑明显的弥散受限;

(7)脑腱性黄色素瘤病:皮层下、侧脑室周围脑白质、齿状核、苍白球、内囊、黑质TWI/FLAIR高信号,部分患者脊髓侧索及后索受累等;

如果能根据对每个疾病的了解及逐一排除,也能达到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

总结及感想

学习的时候,教科书告诉我们典型疾病是这个样子的:

患者男性,30岁,因精神发育迟滞、反复腹泻、黄疸及走路不稳入院。

既往史:10年前曾于院外诊断为「白内障」并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

普通内科查体:双踝关节水肿。专科查体:智力差,小脑性共济失调,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测:轻度贫血,血清总胆固醇轻度增高。

上述描述信息直指该病,我们或许能够较快地做出诊断。然临床实践不是考试题,没有那么清晰。

而且,年轻的医师们,既比不过老一代临床神经病学家们扎实的临床功底,也比不过影像学诊断医师们犀利的眼睛,我们唯有锻炼自己的头脑,唯有对每个疾病都了如指掌,才能从有限的资料中挖掘出可能的疾病。

本文系站友

AMORST原创投稿,病例来自站友

qiaolao,感谢分享。

阅读推荐:

遇到中枢性高热,这5个处理方法需掌握青年头痛患者,需警惕这个病因!

值得收藏

神经科最受欢迎文章TOP10

编辑

陈珂楠

投稿及合作

chnkn

dxy.cn题图来源

shuttrstock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1270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