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期致家长的一封信

时间:2021-11-16 16:47:04 来源:脑干脑炎

白癜风吃什么中药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920/4698984.html

手足口病高发期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近期手足口多发,学校及幼儿园是学生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疫情,为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希望通过这封信,让您了解手足口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共同做好手足口的防控工作。

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手足口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病程一般为7-10天,是可防可治的。

1、手足口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托管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儿童接触;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里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枕头、地毯等生活用品,经常彻底清洗、消毒孩子的玩具;

4、提倡给孩子充足阳光,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孩子免疫力;

5、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并将病情告知学校或幼儿园。孩子患病后应暂停上学,居家或者住院治疗;

6、手足口病隔离期为“自发病之日起2周(14天)或至皮疹结痂后1周”,患病学生需隔离期满并提供病历、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为了您的孩子和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携手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谢谢您的合作!

桥南街诺宝幼儿园

年4月22日

关于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我国全年可均发病,每年4-6月和9-11月是高峰期。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

集体场所暴发

手足口病常见病毒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7-10天。

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大多数患儿可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和接触传播,部分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奶瓶、衣物等日常用具等均可感染。

易感人群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为了您的孩子和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携手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感恩您的支持与配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1300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