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导语
每年的4、5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一提到这个季节性流行病,很多家长都提心吊胆。手足口病除了会在口腔、手脚、肛门位置出现疱疹这些典型症状外,前期的症状,家长也应当留心。今天小编就来讲讲手足口病的那些事,让家长们提早注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该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而引发,其中最常见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与肠道病毒71型等。患儿患上此病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低热、口腔疼痛,同时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和溃疡等情况。部分患儿在治疗1周后可病情自行痊愈,少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肺水肿、心肌炎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而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存在死亡的可能。
2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普通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症状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呼吸系统:宝宝的肺部功能会变差,呼吸会变得急促或困难,还有可能出现类似窒息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口吐白沫或血沫。
神经系统:宝宝会变得精神涣散、恶心呕吐、嗜睡等。还会出现些比如四肢抽搐、无力等等,严重可能会患上脑水肿、脑疝等。
循环系统:发现宝宝开始四肢发凉、面色发白、心跳紊乱时,要及时送医。
手足口病很少出现重症病例。但宝宝如果感染上了病毒,家长千万不能放松警惕,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及时送医,以免耽误病情。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患病宝宝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宝宝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饮食传播:它致病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是主要的扩散方式。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感染。
接触传播:患病宝宝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沾有细菌。健康的宝宝接触到这些东东会让细菌有机可乘了。还有像幼儿园、培训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家长要格外注意。
手足口病的爆发不存在地域性,而且四季都有可能,不过在季节交替阶段更为频发。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4手足口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适龄儿童尽早打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EV71疫苗接种适用于6月龄以上易感儿童及未接种过EV71疫苗的71月龄以下儿童。对疫苗中的任一成分过敏及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和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暂不接种或延缓接种该疫苗。适龄儿童应尽早接种手足口病疫苗,6月龄完成首针接种后,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可及时产生免疫保护。EV71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可自愿、自费接种。
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
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注意通风、勤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都督促孩子洗手,且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还要注意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而当孩子在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使用有效的药物治疗
随着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抗感颗粒成为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根据医院对好医生抗感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深入研究发现,对手足口病患儿使用抗感颗粒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加快患儿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与疱疹消退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抗感颗粒组方成分有绵马贯众、赤芍与金银花等,其中金银花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赤芍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而绵马贯众可起到散热的作用,几种药物组合使用,具有缓解头痛、打喷嚏、发热与咳嗽等症状的效果,同时具有控制病毒扩散的功效。因此,目前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通常推荐使用抗感颗粒治疗,主要表现为毒副作用较小,病情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