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感统训练的好处有哪些呢?
感统训练的好处平衡感
所谓平衡感就是我们跟地心引力之间的协调。我们身体每一秒中都离不开地球的地心引力,要稍微一动,整个平衡感的神经组织马上会产生调适的感觉,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生理的不安,表现为坐、站、姿势不正,多动不安,情绪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严重的还会造成左右脑发展不平衡。作为家长,从小开始,什么事都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要有耐心的让孩子去作错误探索,这样才能让他在大脑的运动企划能方面逐渐发展成熟。作为训练馆,我们利用专业用教具,在总部专用教材的指导下,对孩子已经扭曲的平衡体系进行破坏,然后加以重建,最重要的动作是跳、摇、旋转,如:大陀螺游戏利用强烈的旋转,破坏过去扭曲的重力感惯性,重新调整重建新的平衡能力,其外还有圆形旋转盘、大弹力球、平衡板、踩踏石、跳床、踩踏跷跷板、平衡板游戏,万象组合等等教具,都是平衡能力训练的专用教具。
感统训练的好处触觉感
它是人类皮肤的皮下组织及关节、骨骼神经体系的综合感觉。触觉不佳的孩子,情绪反映特别敏锐或特别迟钝,具体表现为懒惰胆小,不敢尝试新活动、爱哭、粘人、孤僻、敏感、脾气固执、没有耐心和信心、挑食、厌食等。作为家长,我们不要过分制止孩子的行动,让孩子玩泥沙,用粗糙清洁的毛巾为他们擦身体,多让他同同伴玩,并经常肌肤接触。家长经常为孩子按摩,特别是敏感部位,还有常梳头、淋浴(喷头洗澡)等等。作为训练管,我们利用平衡触觉板、平衡步道、大龙球、按摩球、按摩梳、魔术环、毛刷、吹风机、万象组合等教具让孩子通过每寸肌肤的按摩,及大小关系的活化来训练孩子触觉,使孩子触觉恢复正常。
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感统训练的好处前庭觉
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它就是在脑干前方一个非常小的神经核,它对大脑起过滤讯息的作用,不重要的讯息一晃而过,不至于影响大脑的思考和运作。如果前庭觉发育好的话,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心烦气躁,语言困难、阅读障碍、自闭症等,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尽量多作颈部运动,颈部让前神经发育更成熟。最重要的动作就是爬行,作为训练馆,利用滑板、圆形滑车摇滚圈、吊缆、太极平衡板、88轨道、沙袋、荧光颗粒球等教具对孩子实行一对一训练,设计各种活动让他们做颈部运动,让前庭神经发育更成熟些。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感统训练的好处本体感
即是孩子对自己身体了解和掌控,以及身体本身对周围空间距离的准确认知。它是感觉统合最后成熟起来的。只要平衡感、触觉感、前庭觉哪一方面失调都会造成本体感失调。本体感是用来做而不是用来想的,俞想就会俞糟糕。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很自然的操作他的身体并且跟环境产生正确的灵活应付,这样子一个人才会产生自信心。他失调表为苯手苯脚,容易跌倒,自控能力差,本能反应能力差。本体感训练就是在追、跑、赶、跳、碰中成熟。主要以综合游戏为主,培养对一整件事的运动企划能力。
感统训练的好处弹跳感
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态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佳、关节信息不足。
感统训练的好处固有平衡训练
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使用器械: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感统训练的好处与意义
1.滑板游戏——姿势为飞机式、蜻蜓式两种,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前庭和触觉功能。
2.平衡台游戏——训练平衡摇摆、匍匐摇摆、相互支持摇摆、被动站立摇摆、平衡台上蹲起、平衡台上抛接球等,主要作用是训练前庭功能。
3.滑梯——持划板俯卧式由高处划下推球,划下取球投球、划下投保龄球,主要作用是全身感统训练,以前庭功能为主。
4.趴地推球——主要训练协调性。
5.独脚桥——单足站立,双手外展平身,两足轮换进行,主要训练平衡能力。
6.网揽——将患儿置于吊带中,以腹部为支撑点,前后摇摆,双手同时操作,将棋子放回棋盘中,其作用是训练上肢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能力等。
7.袋鼠跳——将小儿放在跳袋中,双脚并拢,手提跳袋向前跳。其作用是训练下肢协调性,锻炼肌力等。
8.跳绳——连续跳跳,主要训练协调性、方向感、方位感等。
9.平衡木——徒手走、正直走、侧身走、头顶物走,主要是锻炼平衡感。
10.拍球——单手排球、双手排球、跨腿排球,主要锻炼协调性。
11.羊角球——小儿跨坐在羊角球上,目视前方,向前跳,主要训练全身协调,视觉,前庭觉。
12.圆桶——训练前庭觉,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在摇动中进行手眼协调游戏,促进姿势运动协调、平衡能力及高度运动能力。
祝你的孩子聪明、健康、快乐!将来成为一个综合型的优秀人才!
康复咨询
-
-
18912271
(康复辅具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