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参诸家,勤实践,多探研;
路未尽,体尚康,需续建,再前行。
有这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生于年、83岁高龄,在护佑百姓健康、发展民族中医药事业的道路上已经奋斗了整整62年!
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理论创新,硕果累累;
他,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的中医高级人才;
他,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他,传承创新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学术园地春意浓浓。
他,就是福建中医药医院名誉院长杨春波教授!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上,耄耋之年的杨春波教授荣膺“国医大师”称号!这是我国中医药界的最高荣誉,杨教授也因此成为“国医大师”奖项的“福建第一人”!
也许你们要问了:国医大师是什么?究竟有什么意义?又有多少人能评上呢?不妨让小编为你们科普下吧!
“国医大师”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起,对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以上、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的中医大家的评选和表彰。
首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于年开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国医大师”每5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30名,截至目前一共举办了三届。也就是说,目前全国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的仅有90人,而获此殊荣的都是德高望重、医术精湛、贡献突出、影响巨大的中医大家,是国之瑰宝。
这下您明白了吧?被评上“国医大师”,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呢。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这位刚刚被评上“国医大师”的中医泰斗杨春波教授!他从医60余年,毕生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长期从事中医药的临床、科研、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工作。
他堪称福建省中医界的国宝级人物。他善温病,20世纪70年代,他倡用中医期、证结合,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温病的乙型脑炎,死亡率从20%降到2.46%,且治疗后无1例后遗症。他长脾胃,善从“脾”论治各系统疾病,尤其对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诊治疗效卓著,求医者遍及省内外及海外。
他率先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名为“胃痞”,并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论治的学术观点,“胃痞”病名被《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采用。上世纪90年代,他在全国率先开展“脾胃湿热”的临床调查和现代研究,研究结果被广泛引用,拟定的脾胃湿热证辨证标准被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采用。
他还创制了胃炎Ⅰ号、胃炎Ⅱ号、清化胃饮、清化肠饮、灌肠Ⅰ号、灌肠Ⅱ号等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获省科技二、三等奖3项,省医药卫生科技一、二等奖4项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他是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第六届常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虽已逾80之年,杨春波教授说,他将始终如一地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上下求索,倾尽所能,贡献毕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