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抗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肺小

时间:2019-1-22 14:21:18 来源:脑干脑炎

赵子春,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大学博士,主治医师

◤第一部分◥

患者,女,47岁,农民,主因发作性抽搐3天于-10-21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缘于3天前劳累(看孙子)后突然出现发作性抽搐,表现为头向一侧转,伴嘴唇紫绀,出汗,呼吸急促,约3-5分钟稍缓解,醒后患者不能回忆,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数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相似症状,共发作2次,无言语不利,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医院,行头颅MRI+MRA(-12-20)示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12-20)示广泛轻度异常,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并收入我科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可,大小便如常,无发热。

既往史:1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中曾输血。

个人史、家族史:最近无旅游出行,无宠物及家禽饲养,否认结核接触史。

一般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头颅MRI+MRA(-12-20):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12-20)示广泛轻度异常。

-11-07头颅DWI+MRI

初步诊断:1.脑炎?2.癫痫?(继发性)

◤第二部分◥

入院后完善一般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常规、血同型半胱氨酸、生化全项、BNP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入院第1天至第5天神清,查体无明显异常,无发热(给予奥卡西平、苯巴比妥钠止抽)。

入院第6天夜间出现3次抽搐,第7天日间出现1次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凝视,伴牙关紧闭,口唇紫绀,无小便失禁,持续时间约数秒至2分钟缓解。缓解后不能记忆发作情况,不伴小便障碍,给予抗癫痫药物(地西泮2天、丙戊酸钠泵点3天、苯巴比妥钠肌注、奥卡西平加量),抗病毒治疗(3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完善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风湿四项、术前四项、抗心磷脂抗体、自身抗体I、抗线粒体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示:胞浆型1:;甲功四项(-10-28):

FT33.26pmol/L(3.5-6.5),

FT.05pmol/L(11..7),

aTPO.3U/mL(0-60),

TSH0.20uIU/L(0.64-6.27)。

胸部CT(-10-27):1、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建议MRI进一步检查;2、考虑右肺上叶及两肺下叶少许炎症;3、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炎性条索;4、两肺背侧少许膨胀不良;5、肝右叶低密度病变,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

-10-27胸部CT

入院第10天患者出现低氧,指氧波动于88-92%,给予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后好转。

入院第11天患者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9℃。查血常规示:WBC15.74*/L,NE%88.4%,LY%6.1%。肝功能示:总蛋白59.8g/L,白蛋白30.6/L;(已停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丙戊酸钠)

入院第16-18天,醒后患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不能认识家人(只口服奥卡西平)。查头颅MRI+DWI(-11-07):未见明显异常;给予腰穿检查,压力mmH2O,脑脊液常规(-11-08):总细胞18*,白细胞16*,单核细胞比率0%,多核细胞比率0%;脑脊液生化(-11-08):氯mmol/L,葡萄糖4.48mmol/L,蛋白0.64g/L。抗酸染色(-),阿利新兰:特殊染色(-)。送检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

入院第19天、第20天夜间再次出现两次抽搐(加用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钠肌注),表现为双眼上吊,口唇发绀,持续约1-2分钟缓解。并送痰培养,全腹+盆腔CT(-11-09):1.肝右叶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建议上腹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2、子宫未见明确显示,盆壁术后改变,请结合病史。3、胃管及尿管置入后改变。4、两肺下叶局限性膨胀不全,右肺下叶纹理增粗,请结合临床及胸部CT平扫。

入院第21天再次出现低氧血症,血氧波动于88-92%,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气POmmHg);痰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予去甲万古霉素1周;

入院第22天气管切开

入院第29天再次出现抽搐2次(左乙拉西坦加量、奥卡西平、苯巴比妥钠片),表现为双眼向一侧凝视。痰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

入院第36天上腹部增强CT示:1.肝右叶血管瘤(两枚)2.肝右叶小斑片状低密度影,囊肿不除外;3.肝右叶后上段低密度占位,性质待定,不典型血管瘤不除外,建议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所括双肾强化不均匀。

-11-24上腹部增强CT

入院第38天患者能够正常进食,拔出铁管。

入院第40天患者烦躁,较兴奋,近记忆力差,在家人搀扶下可下地行走,无发热及抽搐。查MMSE欠合作。

入院第42天请医院精神心理科会诊,考虑兴奋状态(加用富马酸喹硫平)。

入院第42天间断出现惊恐发作,表现为大叫一声,情绪戒备,全身抖动,诉家人有生命危险,安慰后好转。

入院第43天患者出院。(口服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

出院后患者每2周发作1次抽搐,近记忆力减退非常明显,间断胡言乱语。

出院后患者每2周发作1次抽搐,近记忆力减退非常明显,间断胡言乱语。出院第40天进行PET扫描+支气管镜活检+冰冻切片(小细胞癌伴淋巴转移)

目前诊断:1.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2.肺小细胞癌3.肺部感染4.子宫切除术后。

主要治疗

1.抗癫痫药物

2.丙球冲击、激素治疗

3.抗病毒治疗3周

总结目前问题:1这类病人癫痫难以控制机理,及可能治疗方法。2SCLC与免疫性脑炎关系,及发病机理。3.发现明确的肿瘤后,直接免疫抑制和肿瘤治疗如何取舍?

赵子春:?奥秘在出院后,这个病人出院40天后进行了PET。

PET扫描结果、支气管镜活检、快速冰冻结果

患者PET全身扫描是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无脑脑转移。

◤第三部分◥

病人诊断历程

1病人以癫痫起病,难以控制,持续发展2病前无前驱症状,发病开始无记忆力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在病程中间出现反应迟钝,精神障碍。在癫痫难以控制病人出现反复发作时,我们考虑到病人存在免疫性脑炎的可能,随后跟着我们的考虑开始了肿瘤检查及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3头颅MRI+DWI(-11-07):未见明显异常4头CT+胸部CT(-10-27):1、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考虑右肺上叶及两肺下叶少许炎症;3、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炎性条索;4、两肺背侧少许膨胀不良;5、肝右叶低密度病变,性质待定。5全腹+盆腔CT(-11-09):1.肝右叶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建议上腹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2、子宫未见明确显示,盆壁术后改变,请结合病史。3、胃管及尿管置入后改变。4、两肺下叶局限性膨胀不全,右肺下叶纹理增粗,请结合临床及胸部CT平扫。6上腹部增强CT示:1.肝右叶血管瘤(两枚)2.肝右叶小斑片状低密度影,囊肿不除外;3.肝右叶后上段低密度占位,性质待定,不典型血管瘤不除外,建议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所括双肾强化不均匀。7脑脊液常规(-11-08):总细胞18*,白细胞16*,单核细胞比率0%,多核细胞比率0%;脑脊液生化(-11-08):氯mmol/L,葡萄糖4.48mmol/L,蛋白0.64g/L。抗酸染色(-),阿利新兰:特殊染色(-)。8送检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4天后结果得出。血清示:抗GABAB受体抗体IgG+++1:;脑脊液示:抗GABAB受体抗体IgG+++1:32,脑脊液病毒系列:风疹病毒抗体IgG+、巨细胞病毒IgM+、IgG+,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G+。丙球冲击、激素治疗,抗病毒治疗3周9出院后患者癫痫难以控制建议行PET检查。

10.出院诊断:1.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2.肺小细胞癌3.肺部感染4.子宫切除术后。

经验:1什么病人我们警惕自身免疫性脑炎(边缘叶症状,难治性癫痫,各种复杂多发神经系统表现)

2跟踪病人至少5年,每1年一次检查

3抗体阴性症状典型不能完全除外边缘叶脑炎

◤第四部分◥

抗γ-氨基丁酸(GABA)B受体脑炎总结

GABA-B受体相关的边缘叶脑炎(LE)由Lancaster等在年首次报道。我国在年开始陆续有报道,国内外总共报道的抗GABA-B受体脑炎病例不足百例,其确诊低于其他抗体阳性LE。抗GABA-B受体脑炎是一种神经元表面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等。多合并肺癌(约50%),以小细胞肺癌为主,而肿瘤通常在LE诊断之后被发现。

发病机制:具体不清,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是脑组织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GABA-B受体广泛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但大多数存在于大脑皮质、丘脑核、小脑和杏仁核。GABA-B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属于抑制性突触蛋白,广泛分布于海马、丘脑和小脑。在动物模型中,通过药物或基因剔除使GABA受体缺失可造成癫痫,并可引起记忆、学习以及行为障碍。

相关机制可能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抗体与GABABR结合,使GABABR复合体抑制神经细胞高度活跃、阻止神经细胞同步电位及允许新刺激阻断同步电位的功能丧失,从而引起癫痫等症状;GABA-B受体抗体与N-甲基-天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相反,GABA。受体抗体并不降低受体的突触水平,而是改变受体的突触功能,调节突触兴奋性和可塑性。位于突触前及后的GABA(B)R均参与应答,突触前GABA(B)R主要参与相邻突触释放的GABA的应答,突触后GABA(B)R主要对突触前释放的GABA产生应答。GABA与GABA(B)R结合后通过GABA(B)R-G蛋白偶联的K+、Ca2+通道以及腺苷酸环化酶而产生应答效应,从而产生晚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和较弱的突触后抑制效应。其中钾离子、钙离子通道与癫痫相关性的研究较为明确。

辅助检查:

1.颅脑MRI对抗GABA-B受体脑炎诊断无特异性,多为边缘系统受损的表现。

2.脑电图对该病的诊断特异度不高,多数患者脑电图提示广泛轻度异常。

3.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部分患者脑脊液显示淋巴细胞增多。

诊断标准: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具有以下几点①亚急性(数天或最长达12周)起病的癫痫发作、近记忆丧失、意识不清和精神症状;②)有边缘系统受累的影像学(MRI、PET)或神经病理学证据;③神经系统症状发病5年内证实有肿瘤.或检测出明确的特征性抗体如抗Hu、抗Ri、抗Ma2、抗CV2/CRMP5抗体等;④排除其他边缘系统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脑脊液和(或)血清抗GABA-B抗体阳性则可做出明确诊断。

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主要采用一线治疗,单独或联合使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激素使用方案为静脉滴注甲泼尼龙-mg/d(或30mg·kg/d),连续3-5d,随后口服泼尼松(1-2mg/Kg·d)逐渐减量至停用。如果病情有所改善,可每6-8周重复1次;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连续7-10d,此后改为泼尼松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停用。丙种球蛋白使用方案为按(0.4kg/d)连续静脉滴注5d。

对症治疗:抗癫痫治疗;物理/药物控制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对症处理;原发肿瘤的治疗:合并肿瘤患者建议及早行肿瘤切除等手术治疗。

预后:

大部分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或肿瘤治疗后会部分改善,但仍会遗留后遗症,认为可能与免疫治疗不足有关,合并小细胞肺癌往往提示预后更差。

◤部分讨论发言◥

医院:中年女性,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以发作性抽搐为主要表现,患者起病前有劳累,伴发热,感觉不能除外自身免疫性脑炎,还有给了丙球和激素后效果如何?患者还有甲减,考虑还是免疫的问题

赵子春:丙球和激素有一定疗效.刚开始考虑过桥本脑病感觉不像,血清抗GABAB抗体1:,脑脊液抗GABAB抗体1:32,脑脊液病毒系列抗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阳性.

杨静医院:中年女性,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以癫痫、高级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为主要症状,同时需注意患者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结合化验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

赵子春:?对,很可能伴有肿瘤.

孙丽蕊医院东院区:复习了这个病人的病史和诊治过程,突然想起以前见过的一个病人,情况很相似,是中年女性,带孩子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神发作,入院后数天就进入嗜睡、昏睡状态,行头颅MR及脑电图没有特殊发现,但是行腰穿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很高,且脑脊液细胞学发现了许多异性细胞。

赵子春:?曾考虑过是不是脑膜癌病,但患者颅压不高,而且不头疼。

朱一飞医院:病人以癫痫住院,脑脊液提示感染(csf白细胞16)肺腹CT提示肿瘤。这就是癌症患者免疫力下降导致的颅内感染吧。所以颅内感染多找找病因,尤其是突发又没有前期病程的。其他的考虑都有点多。

杜媛媛医院:那些个病人怎么考虑到肿瘤呢,是不是当时肺部检查提示肝脏占位才怀疑肿瘤的?

李世平:?GABA的病人有报道50%有小细胞肺癌。

赵子春:文献说,好多病人是抗体阳性后才想查肿瘤。在出院约一个月后,我才考虑患肿瘤。

李震中医院东院区:继续观察可知转移到脑了没有。脑脊液细胞学在当时未发现肿瘤细胞。这是现实病例的复杂性。病人要求你当时就给出结论,但你没有证据支持这是肿瘤。医生就是这样子的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处理问题。

朱一飞医院:?病例很好,抗GABA脑炎确诊不多见,此病例比较完善。建议追踪肺癌病理分型。可以发表啦,建议查体对精神心理评价对照更常见的NMDA经典表现做个对照,也许更有临床意义。

临床工作能考虑到免疫代谢水平已经是目前的状态了,再进一步到细胞器或者核酸蛋白甚至基因水平,还需要你们青年才俊持续努力。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lx/959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