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夏季传染病预防,为孩子安全度夏保驾护

时间:2020-7-8 15:11:23 来源:脑干脑炎

现在已经是

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时节

天气已经非常炎热

在这样的天气中

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家长除了做好

防蚊灭蚊、防范犬伤外

还应注意流行性乙型脑炎

百日咳、登革热、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播途径

经蚊虫叮咬传播,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有乙脑病毒的猪可提供大量病毒给蚊子,再经蚊子叮咬传染给人。流行于夏秋季,7-9月为发病高峰期。

临床表现

高热(体温通常在39℃以上并持续不退)、剧烈头痛、惊厥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并可以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如何预防

1、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是预防乙脑和控制该病流行的一项基本措施。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幼虫及虫卵。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2、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满8月龄及2周岁的孩子可以各接种一剂乙脑减毒活疫苗(免费),家长也可自行选择二类疫苗的乙脑灭活疫苗(自费)。

3、流行季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抽搐等类似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及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百日咳

传播途径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症状为持续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咳终末出现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常伴有呕吐,易合并肺炎及脑病,其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

如何预防

1、目前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为儿童3、4、5月龄各接种一剂,加强免疫为18-24月龄内接种第四剂次。

2、避免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患者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登革热

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由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花脚蚊)叮咬致病。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临床表现

如何预防

1、尽量不要使用水缸等贮水容器,减少伊蚊的孳生场所。

2、家庭用贮水容器加盖,勤清洗换水,至少每3-5天清洗换水一次。

3、做好家居清洁和环境卫生,翻盆倒罐,定期清除家居环境积水,清除废弃的容器,倒置暂时或闲置的容器,或搬到室内存放,不能倒置的容器要用沙填平,旧轮胎不能放置在室外积水,以清除幼虫的孳生地。

4、要牢记预防登革热的“三句话”,预防登革热,人人有责,大家要一起动手,积极消灭登革热。

食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

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引起的感染为主。

如何预防

1、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

2、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3、煮熟的食物要尽快食用;

4、吃剩的食物要放入冰箱,食用前彻底加热。

另外,爸爸妈妈还要注意这些!

1

避免室外高温时段的活动

高温使机体大量排出水分帮助散热,加重机体的缺水,增加中暑风险。

2

避免运动后立即吹空调或冲凉

强烈的温差会使原本充血的肌肉组织内血管迅速收缩,增加肌肉不稳定的风险,甚至诱发横纹肌溶解症。

3

避免过度锻炼

过度锻炼也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症。常规的急诊治疗并不复杂,但个别严重的病例可导致不可逆转的肾脏受损。

夏季酷热多雨

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防范

全面为我们的宝贝

安全度夏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wh/1062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