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年全国报告
手足口病病例万
死亡病例95人
在丙类传染病报告中
发病、死亡人数皆为最高
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
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
已经达到2.8万例
是2月份的两倍以上
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
预计今年整体强度高于去年
1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2
什么病毒引起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3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4
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是一种婴幼儿人群(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V-A16)更为多见。
目前青岛已经出现手足口病病例,但为数并不很多。”
青岛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姜法春介绍道,“根据青岛的气候特点结合往年经验,每年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5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6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7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伴有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完全康复。
但伴有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9
什么时候接种疫苗?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姜法春介绍,至少有20多种病毒可以引发手足口病,但由于肠道病毒71型(EV71)能够引发急危重症,我国于去年自主研发了EV71疫苗,也是目前全球上市唯一可用的疫苗,针对其他肠道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发中。
“由于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卫生学预防措施实施难度大、防控效果差。EV71疫苗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姜法春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因为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很低。
专家提醒青岛的家长们
由于疫苗发生效力
需要一定时间
目前正是接种的好时机
◆据现代快报、江苏新闻广播、广州日报、青岛观
◆编辑:陈小小/金鱼
大家都看●刚刚,岛岛坐上地铁11号线,一路观山看海赏花可带劲儿了!58分钟坐完全程!
●扩散!青岛公交大调整:有些“团岛站”没了,“李村站”、“维客广场站”也改名了!
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