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种让父母老师都谈之色变但又很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每年夏末秋初都有些小爆发,被传染的宝贝不能去幼儿园,家长们也是忧心忡忡。总有家长询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今天新天地幼儿园保健室为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的方方面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可伴或不伴发热。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严重者出现脑干脑炎引起肺水肿、肺出血,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症状多表现为起病急,主要是由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通过接触传染、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染,潜伏期一般为2-7天。 患儿症状表现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于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发病两天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接下来两三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病因和传染途径是什么?
如上所述,绝大部分引起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都是肠病毒属(Enterovirusgenus),其中的柯萨其A16和肠病毒A71是引起大规模爆发的最常见病毒。
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也可以由呼吸道方式比如吸入传染者的分泌物(咳嗽,打喷嚏),或者接触传染者疱疹渗出液,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举个简单的例子,宝宝可能因为亲吻了感染者,或是触摸了粘在门把手上的病毒后再揉眼睛,没洗手就吃东西而感染。一般手足口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而病毒则可以继续在几周内由粪便排出。成人在感染病毒后或许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仍然可以传播病毒。所以勤洗手,保持清洁可以大大减低病毒传播。
主要表现是什么?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通常多发于夏季和初秋,偶尔冬季也会爆发。潜伏期一般3-5天,但可短至两天长至七天。由下图可以看到大概的年龄分布曲线。
手足口病:
一般没有前驱症状,如若有,则是发热,哭闹,腹痛,呕吐和腹泻。
开始表现为高烧,口腔喉咙疼痛(不会讲话的婴幼儿会表现为拒绝进食)。体检会发现口腔粘膜疹,和皮疹。也可能只有粘膜疹而无皮疹,或者只有皮疹无粘膜疹。
粘膜疹主要分布在舌和颊膜(口腔侧面),还有腭弓前侧,较少累及牙龈,软腭和扁桃体等处。粘膜疹开始是红斑,然后发展到疱疹(1-5mm),疱疹会破裂形成灰白底的溃疡(1-10mm)。
皮疹如文章开始提到会表现为斑疹,斑丘疹或疱疹形式。三种类型的皮疹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皮疹一般不痒也不疼(但特定病毒感染的皮疹可以有疼痛感,如柯萨其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3-4天痊愈。分布在手(多见于指间和手掌),足部(多见于足侧边,脚掌和脚跟),臀部,大腿和臂部。偶尔可见于躯干和脸颊。病后可能会有手足皮肤脱皮和指甲脱裂现象。
柯萨其A6引起的手足口病比上述典型表现更为严重,体温更高,皮疹分布范围更广,病程更长。极少数由肠病毒A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可以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脱水,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心肌炎,心脏衰竭。
(图片来自于fprmed.北京中科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