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2-6岁宝贝都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医院?
只要宝宝状态好,没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难或者是疲乏无力、面色灰白等这种重症情况,一般的家庭护理就可以。大多数宝宝,基本在7天左右都可以逐渐恢复,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多喝白开水。
但如果宝宝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医院,一刻也不要耽搁,由医生来诊治。若有重症倾向的则需留院观察或者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是关键!
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
特别强调:
如果宝宝有过敏症状发作,不建议此时注射手足口病疫苗。因为,注射疫苗后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就分不清是疫苗引起的过敏,还是原过敏症状发生反复。此外,过敏发作期间,宝宝的免疫系统功能比较亢进,容易对外来物质过敏,发生疫苗过敏的几率要大一些。
勤洗手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一定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隔离意识
不要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提高免疫
规律的生活作息,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都能增强免疫功能水平,这才是长久、稳定的防病措施。
有家长问:“非常时期能带孩子下楼去玩吗?”
很多家长在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就将宝宝关在家里,不敢带宝宝到外面玩。其实户外活动是完全可以照常进行的,只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外面空气流通,阳光很好,所以宝宝在那里玩是非常安全的。
家庭护理锦囊
如果宝宝已经确定患了手足口,家长们在进行家庭护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手足口病治疗上以清热泻火利湿为治疗原则,可根据小儿的临床表现而辨证治疗。小儿患病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配合医生的治疗:
1、由于患儿口腔溃烂、疼痛,故饮食尽量清淡,以流质食物最宜,避免进食酸辣、燥热、肥腻、难消化之品。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溃疡局部可用淡盐水抹拭,局部喷上喉风散或西瓜霜等。若口腔黏膜溃疡明显的可用思密达粉剂撒于创面,以促进局部黏膜的修复。
3、手足心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疮止痒,如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搽破溃处。
4、可适当配合饮食疗法,如以胡萝卜、马蹄、竹蔗煲瘦肉汤或竹叶卷心加冰糖煎水代茶等。
5、一旦患儿出现胸闷、气促、疲惫、喜叹息等症状,应警惕并发心肌炎的存在,医院诊治。
6、若患儿突然呕吐、颈项强直,甚至四肢抽搐,为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得一次就终身免疫?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他们之间是没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再次染病,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宝宝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总结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被子”,是预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各位爸妈一定要牢记在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