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跟师心得针灸生涯新起点

时间:2017-10-14 8:28:06 来源:脑干脑炎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引

仁者爱人,仁医救人,爱不但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马亚萍跟随名中医魏清琳学到的不只是医术,更是医德,她深刻的体会到「仁心,仁术,仁爱」的真正含义,下面带大家来看看马亚萍的跟师心得。

中医杂谈

喜欢针灸的我,有幸拜在甘医院针灸中心魏清琳主任门下,第一天跟师,就碰到了从奥大利亚来的主任的大学同学李老师。

看老师看病,听老师聊天,很轻松的进入了一种深奥的学习氛围中,殊知了一点点正骨知识和治疗失眠的几个穴位,两位老师的平易近人让针灸底子特别差的我少了几份忐忑与不安。

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时时被老师感动着,周六晚上老师加班整理资料,一位83岁奶奶头痛难忍,其家属找到魏老师已是晚上十点半,魏老师立马到病房给病人诊治,老人自述枕后、前额、左侧头部疼痛难忍,彻夜难眠。

但了解到病人每天都在针刺治疗己10余天仍无法缓解疼痛时,老师采用了枕后阿是点刃针疗法。

考虑到老人用火针年龄太大不能耐受,仍坚持选择风池、百会、四神聪、神庭、头维、率谷、悬颅等多处穴位毫针点刺,然后又在太阳、耳穴的心、肝等相关穴位点刺放血,所有治疗都在魏老师与病人轻松的聊天中进行,直至病人疼痛缓解,安然入睡。

我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着,老师的加班还在继续中...第二天我早早到病房看老人,“太谢谢魏主任了,我昨晚睡得很舒服"老人眼底流露着感激与信任。

医院的头一件事,就一直想着能在小师妹妹们前面亲自给老师倒杯水,但是一天门诊下来,老师忙碌在诊疗室和治疗室之间来回穿梭,那杯水始终忙得喝不上一口。

不管下班超过多长时间,老师从来不拒绝任何一位迟来的病人,也不忘给病人讲运动疗法和自我保健,耐心诊治完最后一个病人才是老师的饭点,她干涩而略显苍白的嘴唇永远带着微笑。

病人感激与赞许的眼神,九岁脑炎后遗症女孩日渐增多的自信与勇敢,感染着我的每个细胞。

跟郑大夫(老师带出来的研究生)下了一周病房,她给每位病人都是暖暖的爱,「爷爷今天感觉好吗」,「奶奶腿还疼不」,「阿姨你害怕扎针吗」,那种对病人的呵护与关爱是我从医十多年从来没见过的。

忍不住问一句「郑老师你对病人真好」,她笑着来一句「我跟了魏老师四年」那是一种闪光的折射,是爱的传递,对魏老师的敬佩在不觉中产生,日渐加深。

魏老师如爱自己的孩子一般爱她的每一位学生,严励而慈祥,她在百忙中都能捕捉到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点滴不足。

及时的指正和引导,一有时间会对我们耐心讲解针灸知识,带我们练真气运行,我才学浅薄,对于老师讲的中医针灸专业知识不能吸收所有。

但我还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作为医生必备的“仁心,仁术,仁爱"。

年,是我针灸生涯的新起点,在这条漫长道路上,我决不辜负老师厚望,谨记老师教诲,深刻钻研针灸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坚持不懈的实现我的针灸梦想,和老师一样以仁慈之心,普济含灵之苦。

学生:马亚萍

版权申明:由中医杂谈编辑部编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郎中

校稿:包芳芳鲁海花陈伏凤

赞赏

长按







































白巅风
二甲基亚砜密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wh/781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