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手足口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好发于春天到夏天这段时间。-4岁的孩子,最容易被感染。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型和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的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口腔黏膜、手、足和臀部出现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般症状表现
()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孩子会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孩子在发病-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潜伏期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天到夏天这段时间。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出疹的话,口腔内侧需要3-4天,手脚约7-8天,便会自然痊愈。
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严重吗手足口病并不严重,是儿童常见疾病,只要护理及时,一般都能痊愈。孩子得了手足口病,爸医院就医,而且要进行隔离。要适当补水和营养,注意孩子的口腔清洁,还有做好皮疹的护理。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
手足口病诊断手足口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一般医生会借助辅助检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手足口病。
、主要依据:
()好发于夏秋季节。
()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聚集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大多孩子在周内痊愈。
、辅助检查:
()血常规: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X线胸片:可以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络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主,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5)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炎损害为主。
(6)脑电图:部分病例可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7)心电图:没有特异性改版,可以看到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8)病原学检测:
①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型、柯萨奇病毒A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②核酸检测:自病人血清、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型、柯萨奇病毒A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③血清学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7型、柯萨奇病毒A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手足口病治疗
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效药,宝宝在发高烧的时候,医生大多会给予退烧药,以及口内炎用的涂抹药。爸妈在宝宝生病期间,可以给他吃柔软的食物,减少口腔的痛楚,另外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多补充水分。
、普通病例治疗
()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重症病例治疗
()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②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g/kg*次或每次g/kg*次;
④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mg/(kg·d),分-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⑤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②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
③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呼吸参数;
④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丙种球蛋白。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中医讲究辨证治疗手足口病,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
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如果孩子口腔出现疱疹,则可采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种,涂搽口腔患处。
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肠道病毒7型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期、第3期。
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40-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秒)。
(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5×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肠道病毒7型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
治疗要点
肠道病毒7型感染重症病例从第期发展到第3期多在天以内,偶尔在天或以上。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为数小时。因此,应当根据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医院进行治疗外,爸妈对宝宝的护理也同样重要。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饮食要清淡,注意补水,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是是孩子在春夏时,感染到柯萨奇病毒和肠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毒是经由感染人的喷嚏进行飞沫传染,或者所排出的粪便,经由口或手来传染。在流行期间,爸妈要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同时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5、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6、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7、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8、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9、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要清洗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扫后应立即洗手。
预防手足口病避免4个饮食误区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一般3岁左右发病率最高。所以家长应改善手足口病宝宝饮食避免进入以下饮食误区。
误区一:患病期间吃素
手足口病宝宝在患病期间饮食要全素,不动荤腥。这是不对的。因为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误区二:让宝宝喝冷牛奶去暑热
尚未加热的鲜牛奶,会因蛋白过敏而导致铁的丢失,造成宝宝营养失衡,而冷凉的食物同时也会刺激手足口病宝宝的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
误区三:鲜榨豆浆放久点没关系
鲜榨的豆浆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会使细菌繁殖,食物变质,加重手足口病宝宝胃肠道的不适。所以鲜榨的豆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四个小时,最好是两个小时内喝完,保证患儿食物的新鲜。
误区四:急性期口味重
手足口病宝宝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刺激性大的食物会加重宝宝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宝宝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所以手足口病宝宝急性期家长需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避免食物对手足口病宝宝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及损伤,促使营养较好的吸收,家长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根吸管,缓解宝宝对进食时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绪。
手足口病宝宝应少食多餐,维持其基本营养需要,待宝宝进入疾病恢复期时,食物就可以逐渐改为泥糊状和正常饮食,选用一些患儿感兴趣的食物以提高食欲,摄入高热量、高营养素供给患儿每日活动所需。另外一岁以内的宝宝在生病期应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手足口病食疗手足口病吃什么好?爸妈最好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容易消化、柔软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清淡食品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食物,像玉米粥、绿豆粥等,日常也要多吃水果。
、胡萝卜苹果汁
食材:胡萝卜根、苹果个。
步骤:
()将苹果洗净,切块。
()将胡萝卜擦洗干净,切块。
(3)用搅拌机将胡萝卜榨汁。
(4)然后用搅拌机将苹果榨汁,把苹果汁跟胡萝卜汁混合、搅拌,并立即饮用。
推荐理由:这道胡萝卜苹果混合果汁中,胡萝卜和苹果都是宝宝比较容易接受的食材,可以用来榨汁作为辅食喂养宝宝。胡萝卜具有明目作用,而苹果则可以有效缓解婴儿便秘的症状。
、冬瓜粥
食材:冬瓜克、粳米80克、猪肉(瘦)00克、淀粉3克、盐克、香油5克、大葱3克。
步骤:
()冬瓜削皮,洗净,切片。
()将猪肉洗净,剁茸,加盐、水淀粉拌匀。
(3)粳米淘净入锅,加适量水煮约5分钟。
(4)放猪肉茸、冬瓜片,再用小火煮几分钟。
(5)待粥液浓稠后即可盛出,淋上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推荐理由:本粥荤素兼备,既有肉类营养,又有冬瓜的减肥作用;既可补充营养,又不至于增加体重。
3、胡萝卜山药粥
食材:排骨适量、山药30克、胡萝卜30克、稀饭30克、姜适量、盐适量。
步骤:
()胡萝卜切块。
()排骨过水,去味去血水,烧好热水入生姜备用,放入已过水的排骨,加入食盐,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30分钟左右。
(3)加入山药,胡萝卜。
(4)炖煮5分钟。
(5)取山药胡萝卜捣烂。
(6)备好白米稀饭一小碗。加入稀饭,视情况加入些排骨汤,煮开。搅拌均匀即可。
推荐理由: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