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手足口病已逐渐进入高发期,有部分去年给孩子接种过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又得手足口病了,不过所幸症状轻微,很快就康复了。不过这让人起了疑心:为啥给孩子接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的手足口病疫苗后仍得手足口病?想起新闻报道里提到的“假疫苗事件”,莫非孩子打的是假疫苗?!于是家长来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讨说法。
大夫,为啥我家大宝去年在你们这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现在还得手足口病?你们是不是给他打了假疫苗?
假疫苗?NO!NO!NO!这是不可能的。不过首先我需要纠正一个说法,您孩子接种的应该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或者通俗地说是EV71型的手足口病疫苗。
哦,我好像是记得当时医生跟我说EV什么的来着。它跟手足口病啥关系?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肠道病毒71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此外CA16、CA6、CA10等20余种肠道病毒也都能引起手足口病。由于不同型别肠道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同一个孩子可能因感染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而反复多次发病。
既然打了这个疫苗还会得手足口病,那为啥还要推荐我们接种?
这是因为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但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的孩子,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表现,部分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认知能力减退或弛缓性瘫痪等后遗症。近九年来我国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约占44%,但重症和死亡病例中EV71占比高达74%和93%。接种EV71疫苗虽然不能避免再次得手足口病的可能性,但将大大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发生的几率,并避免由此导致的相关神经系统损伤和后遗症。
原来是这样啊!也就是说接种了EV71疫苗虽然仍有可能得手足口病,但肯定不会得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EV71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同其它疫苗一样,EV71疫苗接种后不一定产生%的保护效果。Ⅲ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EV71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全程接种两剂次后对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效力达94.6%,对EV71所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保护效力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由于EV71相关手足口病有3~7天的潜伏期,抗体产生也需要一定时间,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存在偶合发病的可能。
那我怎么确定孩子现在得的手足口病是不是EV71引起的呢?
EV71感染引起的有关症状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来确定具体感染的病原种类。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为轻症,仅需对症治疗,自然病程1周左右,无需进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一方面能进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的机构比较少,另一方面从采集标本到完成诊断费用较高,没有这个必要。
这么麻烦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难道就没有快速检测手段么?
现在确实有一种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EV71-IgM)检测试剂盒,30分钟内便可观察结果。但它只适合作为EV71感染的初筛手段。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单纯的IgM抗体阳性或者IgG抗体阳性都不能作为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依据,如有必要只能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这是因为疫苗接种后一段时间机体自身会产生IgM和IgG抗体,导致血清抗体检测时出现IgM和IgG阳性结果。
我家二宝现在快5个月了,我是不是也该带她来接种EV71疫苗了?
EV71疫苗适合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您孩子6个月时可以来预约在六月半时接种第一针。中国疾控中心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好的,谢谢您耐心给我介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