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座第45场特约嘉宾介绍
大家好!这里是晓健康与市南区、李沧区教体局携手带来的第二季亲子系列微讲座!本期微讲堂的主题是《儿科大咖的传染病实战经验》。
本期主讲嘉医院本部院区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5余年,承担市级科研3项。对于儿科常见病如呼吸系统、消化、过敏性疾病等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专业方向为新生儿疾病、婴幼儿营养指导及神经发育、儿童保健。
一、讲座实录
全文主要内容:
本期内容:一、手足口病
二、猩红热
三、水痘
四、流行性腮腺炎
手足口
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或者CoxA16,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溃疡为特征性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传播途径人类是唯一宿主。患者和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粪便、尿便污染的物品)
易感性人群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隐性感染,儿童多有症状。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感染期: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分泌物与粪便中就可检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可长达3-5周(2-3月)
临床表现:手、足、口及肛周
普通病例表现:1、急性起病
2、一般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3、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并无发烧表现。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4、多在一周内痊愈。
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皮疹,手心见到红色的疱疹,周围有典型的红晕
科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疱疹密集,常见躯干
手足口病本身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自限性,如果症状很轻,孩子发烧后能下降(服药或未服药),饮食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状态正常,大多数7-10天会自己好,不用特别担心。这段时间,多监测孩子的体温,饮食量,大小便情况就可以了,如果有变化,则尽快就医哦。
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不退,一直在38.5°以上,口服药物和物理降温都没有退烧。
2、精神差、不思饮食、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头疼,高血压。
6、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CRP指标增高。
7、高血糖,超过8.3mmol/L。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任何一条,提示孩子转为重症手足口病,需要尽快就医。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案例分享:年我曾在手足口病房工作,有一个小孩来的时候就发现精神反应差,半个小时之内就出现了呼吸衰竭,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病程进展很快。
重症病例有分期:大陆
分期
临床表现
1期(出疹期)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可见皮疹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或无力等,年长儿可诉头疼。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呼吸心跳增快,血压升高,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心肺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节律不规则、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减弱或消失、血压低或休克、频繁抽搐等。
5期(恢复期)
少数遗留后遗症
临床诊疗中,某些患儿就诊时已为2期或3期,此时首诊医师未能甄别出重症病例,将会延误病情的诊疗,造成严重后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手足口病都是从出疹期逐期发展到恢复期的,1期也直接发展至3期!因此,需要家长紧密观察,医生给与综合评判。
辅助检查:了解了手足口病的致病因素及临床表现,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孩子所做的检查了!
血常规:手足口病大多是病毒感染,但是该病毒容易损坏机体免疫功能,因此在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很容易,也很快就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同时,血象增高(超过15或者17.5)也是评判重症病例的依据之一。病情过程中可能存在复查的情况。
血糖:血糖增高,大于8.3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
心肌酶或者心肌标志物:心脏受累
胸片:肺水肿或者肺充血
重症病例需要行头颅MR或脑电图、脑脊液检查。
治疗普通病例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如果发烧,可采取物理降温和口服退烧药物,口服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的中药。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重症病例(入院治疗)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甘露醇、呋噻米。
(2)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小剂量或短期大剂量使用。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4)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1)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给予镇静、镇痛。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6)药物应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利尿药。
(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9)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10)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恢复期治疗
(1)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2)功能康复治疗
(3)中西医结合治疗
预防和消毒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在4°C可存活1年。
对70%酒精、乙醚、来苏水、氯仿等消毒剂不敏感,但不耐强碱,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高锰酸钾、漂白粉、甲醛、碘伏等能使其灭活。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
在家中父母应该怎样做?
一、家长和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和勤晒衣被,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帮助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并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适龄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
二、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长要提高警惕,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手、足、口等部位是否有疱疹,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若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要密切留意是否高烧,皮肤是否发冷,精神是否萎靡不振,肢体是否颤抖抽搐,如发现上述症状,医院进行治疗。医院需要戴好口罩,家长医院里面的任何物品。
三、只有轻微症状的宝宝,临床上只需对症处理,比如,有发烧,可以口服退烧药处理,如果进食量少,甚至脱水,医院输液,补充液体治疗;
四、在疱疹性咽峡炎中,宝宝的咽喉很疼,不想吃东西,这个时候,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白粥、菜粥、肉粥、面条等。可以适当降低食物的温度,千万不要吃太热、辛辣刺激食物,温凉一些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可能更好接受。对了,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6个月以上的孩子建议多喝水。
手足口病其实并不可怕,家长惊慌,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注意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孩子,避免传染。
未完待续
声
明
本次微讲座未接受任何商业赞助,也不推荐任何产品,如有涉及用药,我们将尽量以化学名方式给出,由患者自愿选择具体品牌。所有建议仅作参考,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就医,请勿基于讲座中的建议,代替临床诊断和治疗。
健康知识硬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