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宝宝的智力体现在手指尖上

时间:2018-6-30 2:24:16 来源:脑干脑炎

人体各个部位在大脑皮层上都占有相应的代表领域,动作越精细,所占区域越大。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能力,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2-3个月的宝宝:能俯卧抬头、用手肘部分撑起身体、环顾四周。

3-4个月的宝宝:俯卧抬头、翻身。

4-6个月的宝宝:能自如转动身体。

6-7个月的宝宝:可坐立,刚开始可能需要双手放在身体前方支撑起来,慢慢他就能够掌握平衡,能够直立坐着。

7-10个月的宝宝:大部分宝宝可以开始爬行。

10-15个月的宝宝:站立和行走。可能是先扶着家具行走,熟悉以后他就能够慢慢自己行走。

12-24个月的宝宝:单独行走、开始跑、用脚尖站立、在他人帮助下爬上爬下。

24-36个月的宝宝:大动作如跑、跳、单腿立、上下楼梯,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不管是精细动作还是大动作每个宝宝都会有个体差异,切不可心急不按照宝宝身体发展的规律进行加大强度锻炼。

如果宝宝各方面动作落后太多那肯定不太好,得及时找出原因,没把握可以去咨询专科医生检查。

分月龄练习小手灵活大脑更聪明

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动作越精细,所占区域越大,

手指虽小,占用的神经面积却很广,一个大拇指运动区就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

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研究指出,活动一个手指就需要增加大脑血流量的30%左右。

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

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就是精细动作能力高低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进而对智力有所影响。

1个月

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建议

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2个月

两手握拳的紧张度逐渐降低,有时会主动把手伸进口中,这是宝宝精细动作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议

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3个月

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建议

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4个月

宝宝已经能尝试主动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手眼还不协调,对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常常抓不准。

建议

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5个月

宝宝能够每只手各抓住一样东西。

建议

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6个月

宝宝能学会如何在双手间交换物体。

建议

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7~8个月

动作更加灵活,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了动作对象的特征。宝宝不再抱着自己的手或脚咬,而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出现扔东西、撕、咬、抓等行为,如撕纸、扔玩具、咬玩具等;还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夹取东西。

建议

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9个月

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建议

训练宝宝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让他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第二步训练宝宝将小物体投入到大容器中;让宝宝练习把滚筒(如瓶子)滚到指定地点。宝宝做对的时候记得给予鼓励哦!

10个月

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建议

设一个“百宝箱”,做示范,让宝宝学习把玩具“放进去、拿出来”;在一堆玩具中指定宝宝挑出其中一个;用一只带盖的塑料瓶向宝宝示范,训练他打开盖、再合上的动作。

11~12个月

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建议

这个时期可以利用玩具,加强宝宝手的动作练习,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还可以进行涂画练习,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同时,宝宝可以尝试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和同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

(内容源于互联网,有改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涛医生简介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医院、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副主任。师从著名儿童康复专家马丙祥教授,进修于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擅长

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

高危儿早期筛查与干预;

运动障碍:脑瘫、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迟缓性麻痹;

心理行为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障碍等;

其他:小儿癫痫及对发热、咳嗽、腹泻、积食等常见病、多发病。

欢迎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wh/897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