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去年导致95名儿童死亡的传染病又进入了流行期!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达2.8万例,是2月份的两倍以上,该传染病逐渐进入流行期,预计今年是手足口病整体流行高峰年。
▼
据了解,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例,死亡95例,5岁以下的儿童占了90%。今年如果真的按照预测,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年,家长们,现在就应该了解这些知识了!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手足口病?还如何护理患病宝宝?怎样才能防止中招?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孩子感染后,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手足口病通常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但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哪些人容易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
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都容易被感染。而且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所以,孩子一定要远离这些传染源!尤其在公共儿童游乐场所,家长更要注意孩子的卫生,勤擦手,勤消毒。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由于现在治疗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药,做好预防工作很关键。
1注意卫生培养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里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密切观察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家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