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如何预防?
家长朋友们好,大家好!
随着天气转暖和气温上升,加上多雨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肠道传染病等。为了孩子的健康,我园积极做好幼儿的卫生预防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清洁消毒,等预防工作。也请家长们一起来学习预防传染病知识,为孩子们做好预防工作!
1.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常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没有及时医治常并发脑炎,累及脑干者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患病后尽早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3.水痘
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4.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传染病预防措施提醒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6.不要带孩子到公共游乐设施场所或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去玩耍,如:沙池、波波池、儿童游乐场所、超市酒店等等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8.一旦您的孩子确诊为以上传染病,应主动隔离,并尽快告知班级老师,让幼儿园尽早做好预防工作。痊愈后并隔离期满,到医院开具“返校证明”方可返校,让我们家园合作,共同为孩子健康加油。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