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防控在前预防为重儿童

时间:2022-5-6 18:44:07 来源:脑干脑炎

和白癜风专家在线沟通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68814.html

一、儿童秋季易患疾病的发病原因

1.幼儿本身免疫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影响孩子们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2.秋季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新鲜,容易导致滋生细菌。

3.秋季户外活动减少,锻炼不够,儿童自身抵抗力下降。

4.夏天胃口差,秋季孩子胃口大增,不合理地补充营养,肠道负担突然变重,也会导致肠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5.出门长时间给宝宝戴口罩,长期不更换。

二、儿童秋季常见的疾病

1.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喉炎、疱疹性咽峡炎、肺炎、流感)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多为病毒,部分为细菌或支原体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往往会有发热、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咽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畏寒、全身肌肉酸痛,部分表现为声嘶、犬吠样咳嗽(急性喉炎)。而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杂音。严重者甚或胸痛、胸腔积液等,而肺炎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可以自愈,但如果高热不退、精神不佳、纳差脱水等情况就要及时就诊。急性喉炎声嘶明显,呼急促,或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肺炎患儿轻型可以口服药物治疗,根据情况应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严重者需要静脉用药,甚或住院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经常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流感病人要佩戴口罩。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尽量佩戴口罩。

接种疫苗。北方片区的流感、肺炎疫苗接种供应和接种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在9月份开始供应和接种,当年12月份之前完成接种。错过时机,往往不能接种。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夏秋季常见的多发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肠道病毒EV71型和CA16型最为常见。全年均可发生,每年5-7月份是流行高峰期,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虽然秋季气温稍降,但是人群高度密集,一旦有孩子患病中招,自然就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小伙伴了。

一般预防措施:

远离手足口病有“十八字方针”:

勤洗手勤通风

喝开水吃熟食

晒衣被打疫苗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毒,奶瓶、餐具等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不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若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手掌、脚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泡、皮疹等症状应该医院进行治疗。

特异性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近半数(40%左右)普通病例、大部分(约70%以上)重症病例、绝大部分(约90%以上)死亡病例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

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是预防EV71感染的特异性的措施。家长可本着自愿自费的原则为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

识重症、早救治:

家长要学会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表现和特点,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具有以下表现特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医院诊治: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增快、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患儿可出现全身出冷汗,手脚冰凉,皮肤花纹;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可有多尿、口渴、多饮等表现。不管年龄大小均可表现为呕吐。此外,儿童可诉说有头痛、视物模糊,小婴儿可出现前囟张力增高等表现。

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特点为: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预防措施:

注意手部清洁。

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每个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避免共用、混用毛巾和脸盆。

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毒剂浸泡消毒。

有条件可以对毛巾煮沸消毒,但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剂,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健之素、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4.细菌或病毒性腹泻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预防措施:

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饭前便后要洗手

买回海产要煮熟

隔餐食物要热透

生熟食品要分开

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生水未煮不要喝

无牌餐饮不光顾

腐烂食品不要吃

暴饮暴食不可取

未消毒(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

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毒。

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就诊,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

及时补种免疫规划疫苗

特别提醒

目前,疫苗可预防疾病主要为传染病;而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的传染病一般是多发病,也是对孩子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如果孩子没有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感染疾病后不仅自身遭受痛苦、健康损害甚至是生命威胁,还可能将疾病传给周围的孩子。所以,接种疫苗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

请您配合

1.请家长每天晚上睡前、早上起床十五分钟后给孩子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入园。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咳嗽、流涕、咽痛、结膜充血、腹部不适(腹泻、腹痛、呕吐)等情况暂不建议入园,立即就医(医院)并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做好请假追因。若确诊为传染病,幼儿需要在家治疗及观察,直至痊愈,再次复诊并请医生开具痊愈证明(盖章有效),方可入园;若排除传染病可能,也请携带此次就诊病历,以便销假;病假幼儿返园需携带病历,以免延误病情或出现滥用药的情况(以防孩子肝肾功能受损)。

2.幼儿园每天晨检,早上来园时请各位家长主动带领孩子进行晨检,待晨检正常通过后方可离开。

3.在园期间如发现孩子有发热情况会第一时间告知,请您及时到幼儿园接孩子就诊,如体温≥37℃需进行核酸检测,并第一时间将核酸检测报告结果告知幼儿园;

4.幼儿园始终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局要求开展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如晨午晚检、环境消毒、请假追因、上报等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bx/1348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