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看完这篇不再手足无措

时间:2022-5-27 19:45:15 来源:脑干脑炎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引言:年卫生部颁发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年专家组对其进行了修订。

《规范》总结道,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本文通过对该规范的详细研读,探讨宝爸宝妈们在拿到“未通过”报告单时,应该知道些什么。

————

新生儿听力筛查

都做什么?

《规范》要求筛查机构设置一间环境噪声≤45dBSPL(A)的专用房间,使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仪。医院都只使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

耳声发射(OAE)检查可以反映耳蜗功能是否健全,耳蜗功能正常则OAE筛查通过,耳蜗功能异常则OAE筛查不通过。

测试要求受试者尽量保持安静和平静呼吸,避免吞咽或大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OAE容易受到外中耳影响,如果外中耳异常,即使耳蜗功能正常,OAE也无法通过!

实际检查中,很可能由护士操作仪器,十几秒钟就完成了,因为仪器精确度限制,并且环境比较吵闹(人正常交谈的声音平均在65分贝),所以筛查结果并不是必定准确的。

即使排除环境因素,刚出生的孩子耳道里存留有羊水、胎脂、血性残留物,中耳腔可能有积液、测试时孩子可能不配合,都会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

其实不必

太过担忧

综上所述,初筛未通过,不用太过担忧。因为测试的限制,一部分听力正常的孩子,初筛也可能未通过。

要确诊孩子有听力损失,至少需要三次的检查,每次检查的准确性都会提高:第一次出生后48小时做的初筛;第二次是在42天内进行的复筛;第三次是出生后3个月左右的详细检查。

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新生儿感冒和呛奶,减少中耳积液的可能。对于有外中耳问题的孩子,可能显示有听力损失,但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耳道及中耳残留物会被吸收或者排出,听力就会逐渐好转。

————

不担忧不代表

可以轻视

部分听力正常的孩子确实可能初筛未通过,但复筛一定要按期去做,不可麻痹大意!

《规范》要求所有复筛未通过的婴儿,应该在出生后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及医学评估;

听力正常的诊断结果标准如下:

◆声导抗测试(Hz及Hz)鼓室图正常

◆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主要检测高频)测试V波反应阈≤35dBnHL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全频率通过

◆经行为测听得到的裸耳听阈在相应的月(年)龄的正常范围内

这些检查应在每次跟踪复查中逐一确认。

————

需特别注意新生儿听损

高危因素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2.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3.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4.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宫内感染

5.出生体重低于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的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10.体外膜给氧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伴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由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

确诊后

应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明确,外毛细胞属于高分化的特殊功能细胞,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是不可再生的,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治愈办法,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通过中药/针灸/神经药物治疗孩子的听力损失,请警惕骗局!很多家长耗费家庭大半储蓄辗转几年,最后孩子不但没有恢复,还耽误了宝贵的早期干预时间。

《规范》要求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儿应该在6个月内得到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耳朵树推荐,进行听力干预前至少进行两次行为测听以确认孩子的听力损失程度,再得到可信的裸耳听阈基础上,尽早验配或租赁助听器。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在使用租赁助听器的同时,应多了解人工耳蜗相关知识。植入耳蜗前佩戴两到三个月助听器,确认助听器干预效果不佳,可在一岁左右植入人工耳蜗。

参考文献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J].中国妇幼保健,,20(4):-.吴皓.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耳朵树原创,转载请联系耳朵树)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即可进入文章

听力师日记∣给两岁孩子做行为测听实在是压力山大啊!回顾∣医院赵守琴主任《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jbcs/135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