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手足口病流行规律
4月起手足口病病例数将逐步上升
5—8月出现第一个流行高峰
部分年份的10—12月还将出现一个次高峰
现在正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如果孩子出现
高烧不退、手足口等部位有水疱、吃不下睡不好……
那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否中招了
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少数患者会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肠道病毒
感染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
但仍具有传染性
因此家中经常照看孩子的成员
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将肠道病毒传染给儿童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1.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再经口感染。
2.通过咳嗽、喷嚏等感染。
3.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感染。
病毒最爱潜伏的地方
1.人口密集场所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一些大型的、人口密集的场所,如海洋球池、淘气堡等地,减少和病原接触的机会。此外,在托幼机构也要注意好孩子的卫生。
2.卫生间
粪便也是手足口病的一个传染媒介,因此也要注意厕所的卫生,厕所的地面、台面、牙具、用具这些都要定期消毒。
3.餐厅
口鼻、飞沫传播是手足口病的一个重点,孩子的餐具一定要定期清洗或者消毒,餐前一定要认真洗手!
当手足口病流行季节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逗留时间过长
接触患病儿童、
个人卫生较差等
都能增加孩子被感染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
大人和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大人处理完宝宝的尿片、粪便后也应洗手。有效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2.常通风
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停留。
3.吃熟食
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晒太阳
宝宝的玩具、衣服、被褥等要多晒太阳。
5.勤消毒
宝宝的餐具、玩具、排泄物、家庭环境等应勤消毒。
6.离病人
不要让宝宝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7.远人群
手足口病流行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8.打疫苗
6个月—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和轻症病例。
9.强身体
注意孩子的饮食、睡眠,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最新已到,可至中心二楼计免科接种欲了解更多或预约疫苗↓↓↓请扫下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