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春季
常见流行病
Spring
初春时节,时寒时暖,雨水增加,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段,容易发生过敏、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这些都威胁着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我们需提高警惕,在继续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也要科学有效预防春季流行病!
一、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措施
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病人集中的门急诊长时间停留,居室每日开窗数次换气,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生病后应适当休息直至体力恢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剂。有细菌并发症时应及早给抗菌药物。
二、麻疹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咳嗽、流鼻涕、流眼泪、口腔麻疹黏膜斑,首发症状出现3~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出疹期间发热更高。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
措施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三、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可在学校、餐馆、幼儿园等引起暴发。诺如病毒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没有持久的保护力,可以重复感染。
症状: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还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措施
建议患者隔离治疗,在症状消失前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具,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要做好消毒。
四、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措施
接种麻腮风疫苗
五、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会导致全身性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等症状。此病儿童多见,到一定阶段会自然停止或自愈。该病传染性极强,但结痂后无传染性。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不再感染水痘,但是体内潜伏的病毒日后被激活后可引起带状疱疹。
措施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起到预防作用。
治疗
患病后需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患病期间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
六、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偶有重症可有后遗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常并发脑炎,累及脑干者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
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患病后尽早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家长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3、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4、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5、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