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大多急性发病,或者反复发作。近十余年来,我国脑卒中死亡率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已超过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成为我国国民第一死亡原因。
年6月,中国卒中学会发起成立了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建立基于区域急救系统的接转诊模式,制定卒中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操作流程,构建中国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开展临床规范和健康教育培训。医院已经超过家。
日前,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在南宁举行授牌仪式,医院等区内26家医院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医院脑病科大力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等项目,加强脑卒中相关学科建设。该院卒中中心建设整合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影像科、介入科、康复科的力量,实现多学科协作的无缝对接和规范防治诊疗。
近年,医院脑病科致力于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脑卒中防治队伍,并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开通“绿色通道”治愈上百患者
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或者取栓治疗是目前血管再通的较好方法,医院年就开通了急性脑梗塞溶栓的“绿色通道”,至今成功治愈了多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年龄跨度42岁到78岁,均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 该院脑病科主任卢昌均介绍,急诊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具体流程是:医院后,在急诊或脑病科门诊进行初步评估,快速进行血液化验、CT检查后,脑病科护士对于拟进行溶栓的患者提前准备药物。然后由“溶栓医疗小组”再次评估确认,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立即开展治疗。
通过“绿色通道”,患者从入院到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在60分钟以内,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建立介入团队实施精准治疗
一个小小的支架,通过股动脉、主动脉的漫长“通道”直达头部,将狭窄的血管管腔撑起,达到改善脑供血、预防脑卒中的目的。这项技术就是预防脑中风的新技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医院脑病科率先在我市建立并优化了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较早建立了技术娴熟的脑血管病介入团队,医院先进介入设备(64排CT、3D-DSA机)及时明确脑血管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通过介入治疗使闭塞脑动脉再通或出血的动脉瘤栓塞,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医院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作用,辨证施治,介入手术围手术期间及术后同时辅以科室自行研制的中医药“虫藤饮”,显著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院脑病科开展该技术至今已成功治疗脑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余例,手术成功率99%,处于区内先进水平。
重症治疗团队提出创新理念
医院脑病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家拥有专科ICU的单位,拥有监护床位12张。病房内配有先进的中央监护站和床旁监护系统,可实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护。还配置了进口呼吸机,转运呼吸机,除颤仪等先进设备。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可满足大面积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大量脑出血、重症脑炎、重症肌无力等为主的重症患者的监护和救治。重症监护病房自年成立至今,成功抢救了众多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
针对常见的大面积脑梗死、大量脑出血、重症脑炎等危重患者,医院神经重症治疗团队提出“四防、四早”的创新理念,取得了显著疗效。
提出康复原则重建大脑功能
临床康复医学实践证实:大脑是有可塑性的,脑损伤后大脑功能也是可以重建的。许多脑损伤患者经过康复,恢复了受损的神经功能,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医院脑病科脑卒中康复团队在多年临床实践工作中善于总结临床经验,提出了神经康复的六大原则:早期康复;主动性康复;适宜性康复;强化康复;全面康复;个体化康复。针对不同时期患者采取个体化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建立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监控
对前来就诊的脑卒中患者或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的高风险人群,医院脑病科建立了脑卒中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管理网络平台,该平台的好处有:随时可查电子档案;进行个性化量化风险评估;提出个体化膳食运动建议;全程连续管理;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干预;防治结合;为管理的长期化和群体评估提供可行性;为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该院脑病科脑卒中慢性病健康管理档案的建立,使脑卒中患者近期及远期调控目标实现了动态监控,做到了及时跟进,及早干预。
医院未来将以《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为蓝本,医院脑卒中诊治、康复及预防技术力量和中医、中药优势,共同推进中国卒中规范化临床诊疗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院前急诊接转诊流程、院内多学科合作的急诊绿色通道、急性期规范诊疗、二级预防以及临床医师和人群教育,让柳州地区脑卒中防治诊疗工作紧跟行业先进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中科医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