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君说
liaobaojunshuo
家里有宝宝的小伙伴大概都知道,近期天气寒冷,辽宁各地小儿感冒扎堆,医院儿科输液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不少父母要自带“小马扎”。医院每天门诊量超过人,八成以上患的是呼吸系统疾病。
辽报君特邀儿科专家为小伙伴支招——如何让你的宝宝安全度过严冬。赶快收藏起来,转发给身边有宝宝的小伙伴吧↓↓↓
小儿高热惊厥时咋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国斌介绍,寒冷冬季,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3%至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一般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初期(24小时内)体温高于39℃时。
高热惊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惊厥过后意识恢复快,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胡国斌说,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让孩子静卧于床,用拇指按压其人中穴,多可缓解症状,医院,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一旦发热超过38℃,要服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并可以立即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冰袋等。”
支原体肺炎要怎样护理?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肺部炎症、顽固性剧烈咳嗽。
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呼吸道外病变可涉及皮疹,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及游走性关节痛;胃肠道系统可见吐、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较常见溶血性贫血;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治疗方面必要时可服少量退热药,其他对症疗法与支气管肺炎相同,临床上常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重症患儿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该病很少出现并发症,虽病程有时较长,但终可完全恢复。”
胡国斌说,孩子发病后,应注意休息、护理与饮食,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经常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以利炎症吸收及痰液的排出。
怎样避免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冬季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胡国斌建议,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压缩雾化可以平喘止咳,稀释痰液,帮助排痰,迅速缓解呼吸道炎症,用药少,副作用小,较短时间内即可见效,配件可彻底拆洗,常规消毒,操作简单,无需患儿的特殊配合。”
因持续降温,很多人家开窗通风的次数少了,有的甚至从不开窗,对此,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瑶强调,新鲜的空气进不来,会使居室里的空气病菌大大增加,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要尽量少让宝宝待在人多、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如超市、商场等,平常在家中或幼儿园也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学龄前儿童最易感染,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传播病毒,潜伏期为3天至7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1天至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留有后遗症,或可致死亡。
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瑶提醒,“家长在孩子发病后要及时就医,同时加强患儿的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送给麻麻的小贴士虽然儿童免疫力低,但对于感冒还是可以有效预防:
1.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子,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2.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钟,或用两食指擦鼻梁两侧,使之发热,促进鼻腔血液循环和黏液分泌,增强其抗病能力。
3.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少去人多的超市、饭店等。
4.注意通风,可选择在中午气温高的时候,每次通风5分钟。
5..孩子在家室温不要超过25℃,太干燥的话打开加湿器。
送给爷爷奶奶的小贴士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王金春表示,温度骤然下降后,老年人心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变差,每年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老年人天冷防“猝死”注意这四点:
1.气温骤降,全身血管都会收缩、血压升高,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要注意咨询医生,及时调整药量。
2.天气一冷,脑血管收缩,很容易被血栓堵牢。冷天里,早6时后再起床。外出晨练,衣服要穿暖和,最好戴帽子围脖保护脑、颈部血管。
3.夜间别因为天冷而憋尿,否则会导致膀胱张力增加,间接引起全身血压增高,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4.洗澡水温不要超过45℃,否则会影响老年人脑部供血,导致缺氧致晕厥。此外洗澡时长不宜超过半小时。
来源:辽宁日报、辽报集团辽沈客户端
觉得不错,请点赞↓↓↓
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