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重点4问

时间:2019-11-9 18:19:39 来源:脑干脑炎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有80多种,无细胞壁,成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其中,肺炎支原体为5~15岁青少年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1.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气道粘膜充血、水肿,上皮坏死、脱落;

(2)一般为浅表感染,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也可侵犯至粘膜下层及支气管周围,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3)肺泡内可含有少量单核细胞为主的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

(4)毛细血管明显充血,肺间质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2.5周(4天~3周),长期潜伏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肺炎支原体主要在长期密切接触者之间经飞沫传播,发病前2~8天即可排出病原体,急性期也具有传染性。

2.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1)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有周身不适,咽喉疼痛和干咳[1]。随疾病进展,症状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咳嗽时有黏液样或黏液脓性或有血丝的痰液。

(2)发展缓慢,急性症状一般持续1~2周,逐渐恢复,可有持续数周的乏力和全身不适症状。

(3)症状一般较轻,通常可自愈,病程1~3周左右,但少数病人有严重肺炎。

(4)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哮喘发作或加重哮喘的发作,延长病程;首次哮喘发作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约占50%~62%,哮喘并急性发作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约占20%~50%,且慢性感染将导致气道重塑;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可促使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引起小气道收缩和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加重哮喘患者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和高反应性。

(5)肺外并发症常见,包括:咽和耳鼓膜充血,少数人有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胃肠炎、心包炎、心肌炎、肝炎、肾炎、肾病、脑炎、脑膜炎等。

3.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如何检查确诊呢?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有增高;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或滴度大于1:;

咽喉拭子培养可获肺炎支原体;

胸部x线:早期主要为网织状阴影,以间质病变为主,阴影浅淡,呈段性分布,亦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改变,少数呈大叶分布,可发生实变。少数合并胸腔积液;

同时,肺炎支原体肺炎应与肺结核及肺炎链球菌肺炎等疾病相鉴别。

4.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如何治疗用药呢?

(1)对症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少数病例不经治疗可自愈;

适当休息,供给足量水分及营养;

选用具有缓慢而持久作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等;

化痰止咳,清除鼻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雾化吸入药物。

(2)抗菌治疗

临床首选阿奇霉素,用量为10mg/(kg·d),5天为一疗程。根据情况可以应用2~4个疗程,甚至更长。阿奇霉素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已成为治疗首选[2]。但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最好使用口服阿奇霉素制剂[3]。

支原体肺炎至少住院正规治疗2周,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否则疗程过短容易反复。目前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导药物为新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持续10~14天,部分难治性病例的疗程可延长至3周左右,但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在上述三类抗菌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四环素类药物可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8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宜用。

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预后良好,病死率通常低于0.1%。但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者预后较差。

本文作者:医院申兆文

编辑:王妍

呼吸君

儿科呼吸疾病傻傻不会看?

回复儿科,儿童呼吸疾病诊疗指南打包带走;

回复「绑定」,还可获得5个丁当,下文献下PPT兑换各种奖品哦。

内容转载自







































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治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nyzl/1030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