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顿middot雅润南湖中心幼儿园秋

时间:2020-10-28 17:48:06 来源:脑干脑炎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秋季随着天气的变化,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主要是一些呼吸系统的传染病,而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幼儿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被传染,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增强防范传染病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在此希望老师及家长共同学习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

1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位皮肤出诊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病原体: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同一名幼儿会多次得手足口吗?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检疫期:21天

2

如何发现?

第一点,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不发热,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第二点,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手足口病的疱疹,并不仅限于“手”“足”“口”这三个部位。很多不典型的疱疹会出现在其他部位,形态也各有不同(如图所示);

第三点,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3

怎么传播?

第一点,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和病原携带者。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都可能感染;

第二点,幼儿当然不大可能直接去摸别人的“便便”。但如果一个手足口患儿上了厕所没洗手就摸了玩具呢?幼儿摸这个玩具的时候就间接接触了患儿的“便便”。或者这个患儿并没有上厕所,但是他手上有疱疹,他用这只手去摸了玩具呢?又或者这个患儿没有用手去摸玩具,但是他打了个喷嚏,而恰好幼儿又离他很近等都可能被感染;

第三点,你可能会想,幼儿天天就在家里不出门,接触不到别的生病的孩子,肯定没事。No!不光孩子能传播,大人也能。只是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感染了一般不发病,没什么症状,但是依然会传播病毒!所以说成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

怎么预防?

一.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孩子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净双手,如有呕吐物要终末消毒;

二.勤消毒:每餐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每天消毒孩子的玩具和其他物品;

三.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5-6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四.勤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口腔、手、足、臀等部位有皮疹,需尽早就医,及时隔离;

五.落实晨检:加强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隔离,加强对幼儿巡视;

六.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诺如病毒

1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形态较好看,像小糖球。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变异快,传播速度也很快,虽然各年龄段的人都易感,但儿童属于高危人群,常容易导致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暴发。由于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检疫期:5-7天。

2

如何发现?

第一点,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

第二点,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第三点,尽管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3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验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使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4

如何预防?

第一点,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后,应用肥皂水洗手;

第二点,不生食海产品,贝类必须彻底煮熟;生、熟使用的刀具要分开;水果最好削皮吃;

第三点,加强伙房食品管理制度,每餐使用中心温度计,保证幼儿饮食熟烂,卫生;

第四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家庭成员需进行隔离治疗,同时不要为他人准备食物以及照料他人;

第五点,如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或暴发时,要积极加强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各种生活用具以及食品加工用具、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

登革热

1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均是以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儿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每年的夏、秋季节,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此类发热性疾病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传染病,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经2~14天不等的潜伏期(也称为外潜伏期)后,具有传播该病毒的能力。健康人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病毒,潜伏期(也称为内潜伏期)后部分敏感人群便会发病,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2

如何发现?

第一点,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

第二点,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

第三点,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第四点,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第五点,其他可有肝肿大。

3

传播途径?

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为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

4

如何预防?

一、蚊虫孳生地处理。

翻盆倒灌,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管理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天-7天换水一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涮容器内壁,花盆垫盖不留积水,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建筑工地积水等,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控制蚊虫孳生。

二、消灭成蚊。

在日出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开展灭蚊效果最好,化学杀虫剂可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以每平方米15毫克-20毫克喷雾进行空间喷洒灭成蚊;室内用市售杀虫剂喷洒阴暗墙角、衣柜背面进行杀成蚊。

三、做好个人防护。

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衣裤,或在皮肤上凃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水痘

1

水痘是什么?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1-14岁为高发年龄。

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2

如何发现?

1.患儿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4.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5.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6.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3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被传染。

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4

如何预防?

平时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医院。宝宝平时要注意避免偏食厌食,多吃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平时增加运动锻炼,有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从而有效的预防水痘或者是其他传染病发生的。患有水痘的宝宝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要定时的消毒。再就是按时的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水痘感染过一次,几乎是终身免疫的,不会再次出现的。

入秋后家长该怎么做

1、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按照季节变化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

3、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口聚集的场所和空气污浊的场所游玩;

4、家长应坚持上学前和回家后给孩子自查,发现异常(如: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送医治疗,并向老师请假;

5、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锻炼习惯,合理搭配孩子膳食,少吃零食;

6、可给幼儿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

7、在家做好教育工作以及防止传染病常识的宣传,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8、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9、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预防秋季传染性疾病从消毒做起

秋冬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多数季节性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为了保护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幼儿园做好了各项应对措施。

幼儿园坚持每日晨检,做好保护幼儿的第一步,一看、二模、三观察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检查步骤哦!

班级老师应每天开窗户通风,做好班级卫生、常态消毒,防止幼儿病从口入。(餐具、水杯煮沸消毒、毛巾浸泡消毒)

床铺、草席、被褥消杀暴晒

每日班级紫外线消毒

玩具消毒暴晒

班级老师对缺勤幼儿回访工作,利用教学,家园联系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常剪指甲,勤换衣服,让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秋季传染性疾病高发期间,孩子的健康需要家园共同守护,在此建议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家园配合

?当天如孩子不能来园,请您向班上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

?积极配合班级教师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做好幼儿的个人卫生;

?每天早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nyzl/1129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