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妇幼手足口病ldquo高发期

时间:2021-8-9 15:51:58 来源:脑干脑炎

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今日议题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啦!关于手足口病,这些你一定要了解!

流感季还没过,

转眼又到手足口病高发季。

部分地区已有监测到手足口病感染病例呈上升的趋势。

去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还历历在目,

多地幼儿园陆续中招,

甚至不得不停课。

手足口病臭名远扬因为它多挑5岁以下的宝宝下手,

不仅如此,

它与其他疾病相比,

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致残致死的风险更高,

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进入四月,春暖花开,又到了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年1-6月中国手足口病发病数为例,死亡人数为22人;年中国手足口病发病数为例,死亡人数为95人!发病数居丙类传染病报告的病种首位!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综合症,人们习惯称“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什么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普通病例表现: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同时伴有口臭、流口水、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有时候疱疹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这个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

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3岁以下发病率高。

由于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发烧相似,所以在流行季节,孩子出现发烧,精神不振等症状时,家长一定要警惕宝宝是否患了手足口!

预防手足口,学会这几招

1

第一招:勤洗手

手足口特别容易侵袭5岁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因此,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督促上幼儿园的孩子勤洗手。3岁前的孩子喜欢咬手指,尤其在接触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都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

第二招:重隔离

一孩家庭如何做好隔离?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不仅宝宝们要注意,家长们更要留心。因为成人也可以感染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只是一般不发病,却会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孩子。一旦孩子确诊手足口病,一定要在家里隔离2周,2周后才能上学。

二孩家庭如何做好隔离?

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很多爸爸妈妈都经历过,一个孩子得病刚好转,第二个孩子又来“惹事”。所以,两孩家庭如果有人患手足口病,一定要做好隔离。两个孩子最好分房间隔离,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隔离3米,家里要保持通风,爸爸妈妈要做好个人防护,照顾完生病宝宝,接触另一个宝宝时,一定要洗手,甚至换一套衣服。

不与患者亲密接触,如共用洗漱用品、亲吻或拥抱等。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低龄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商场和广场等。定期清洁和消毒宝宝的物品。建议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定期对宝宝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清洁后用含氟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洗干净。

3

第三招:打疫苗

满6月龄的宝宝就能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EV71型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因此接种该疫苗能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策划:张春雷

编辑:董竹修

图片源自网络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nyzl/1259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