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气
你有没有这样过?
起床的时候拉着肿脸嘟着嘴一句话不说、对别人大发脾气;当身边没有直接发泄对象时,就把闹钟当成罪魁祸首,变身“闹钟撕裂者”;起床时常伴有低血压,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眩晕。
如果有,症状确定,就说明你患上了一种病——起床气,这完全是由于睡眠不足造成的身体不适引起的暴躁情绪,通俗来说就是想和暖暖的被窝长相厮守到天荒地老,谁想拆散这样的“美好”就跟谁急的心理状态。
“起床气”真的是一种病!
我们口中所说的“起床气”,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睡眠惯性”。
这种现象得名于年,指刚醒来到完全清醒之间那段迷迷糊糊的时间。醒得越猛,睡眠惯性越大。尽管我们感觉自己清醒得挺快,很轻松就从睡眠模式转换到了清醒模式,但实际上这是个非常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脑干中的觉醒中枢几乎瞬间被激活,但我们的大脑皮层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却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才能启动。
一般说来,睡眠惯性通常要2~4小时才完全消失,认知能力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刚醒来的几分钟,人的记忆、反应速度、基础数学运算能力、警觉性和注意力都比较弱。就连找到电灯开关,把灯打开之类的简单任务,都会显得好复杂。于是乎,这时候做出的决定既不理智又不理想。
生物学家KennethWright指出:“人的认知能力在日常入睡点之前的几个小时里最好,在日常起床时间前后最差。惯性睡眠会使人做一些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
“起床气”是如何炼成的?
首先,从生理上讲,起床的时候,身体通常处于体温和血压开始上升的时期,心率也会有明显的加速。睡醒之后,呼吸频率加快,胃肠蠕动增加,准备排泄,同时身体处于缺水且饥饿的状态。这些,与愤怒、焦虑等情绪的生理信号非常接近,所以会比较易怒。
其次,睡眠环境不佳(过明、过暗、过冷、过热、过硬、过软,突然变换睡眠环境等),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都会加重起床后的负面情绪。
再次,睡前扰乱生理节律的行为,比如喝咖啡、宿醉、长时间剧烈运动、熬夜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加重起床气,甚至会影响次日整日的情绪和工作效率。
最后,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的5个阶段中最后一个阶段,典型的表现有眼球移动,做梦等)被叫醒,出现焦虑甚至是情绪失常的表现就十分正常了。
治好“起床气”5.0
1.闹钟音乐要轻柔
2.起床缓一缓,头脑更清醒
3.床头放杯水
4.热水洗漱
5.沐浴阳光
6.早上一起床就做些伸展运动
7.了解自己的最佳睡眠时间
8.有梦想,还怕不早起?
你有没有起床气呢?有的话,这是病,得治
可爱的青青也没有什么好送给你们的
就送你们美美哒的照片(一大堆表情包袭来)
希望能助你们治好起床气
要是以上方法还不能见效的话
如果你足够自信
那就尝试尝试最后的绝招——被自己帅醒吧!
想必没有谁会和自己过意不去吧~
深冬已到,还有一大波起床气正在靠近,你们准备好应战了么?
今天是平安夜哦
青青和通通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编辑:霍小凡
排版:邓让燕
往期精彩:河大雾霾天带你炫富带你飞~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