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昨天,有新闻报道称,抚顺一位老人,因为采野菜被虫子咬伤紧急求医。
还真有医院!
今年4月底,浙江温州一个3岁男孩也遇到了同样情况。小男孩在草地上玩,回家后,家人在孩子头皮上发现了一个会动的虫子,虫子的头和脚已经深深埋进头皮。
这小虫子大家看着眼熟不?
没错,咬伤老人和孩子的“会动的虫子”正是蜱虫!!!
春夏来临
蜱虫叮咬人的事情频频发生
究竟什么是“蜱虫”呢?
蜱虫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虫在吸血时,会分泌神经毒,有时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遗症。
蜱虫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倍。蜱虫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被叮咬的人发病前会有1至2周的潜伏期,之后可能会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因血小板数值下降,全身出血而亡。因此医生提醒,到野外活动后,如果出现高热和斑疹等病情,要想想是否被蜱虫叮咬过!关于蜱虫,你必须知道这些↓↓↓踏青尽量别在草地久坐蜱虫在辽东山区较多,市内在花园,潮湿的土地,林荫小道有时候也能看到。春季到来,外出踏青游玩时要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处长时间坐卧。
疾控专家提醒: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回家后要立刻洗澡,冲掉有可能沾在身体上的蜱虫。
蜱虫爱咬的地方包括人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和脚踝下,新北方提醒大伙出游宜穿长袖衣服,喷上防蚊液,做好自我保护,回来多检查,就能放心啦。
被蜱虫叮咬千万别轻易拍死如被蜱虫叮咬,用燃烧的烟头烫、用手指弹等,虽然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并不科学,都会刺激蜱虫分泌更多病毒,会增加森林脑炎的患病可能。硬拔就更不可取了,不仅会刺激蜱虫,还会使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中。
虽然经常有新闻说有人被蜱虫咬伤感染病毒甚至死亡,但也不至于引起过度恐慌。医学专家建议,可用酒精涂抹,使蜱虫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家中养宠物要格外提防蜱虫医学专家表示,蜱虫是媒介生物,它在吸人和动物血的过程中会把它体内的一些微生物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会引起一些别的疾病。所以,家中养狗的家庭,被蜱虫叮咬的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出很多倍。喜欢遛狗、户外运动、钓鱼的市民,家中养有宠物的市民,以及儿童要格外提防蜱虫。
(来源:新北方、人民日报、广州日报)
这里是新北方,用新闻力量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长春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