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扫墓注意这种小虫子,已多次致人死亡

时间:2018-3-20 14:35:21 来源:脑干脑炎

?春天已经来到,你计划踏青出游吗?清明节临近,你打算去扫墓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一定要小心一种小虫子!就是蜱虫!春天过后,正是蜱虫的活跃期。很多野生蜱虫都携带多种病毒,曾多次致人死亡,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针对“蜱虫病”的疫苗。

韩国媒体也报道说,去年,韩国有55人感染,其中16人因此丧命。

春暖花开,现在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机。不过,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也要警惕蜱虫的叮咬。野生蜱虫可以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近年来,我国的河南、山东等地都曾爆发过“蜱虫病”。

蜱虫是什么?是携带病毒的“吸血虫”

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主要存在于丘陵、山区的草丛、树林中。蜱可传播新型波尼亚病毒、森林脑炎等多种疾病,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一般是天气越炎热,蜱虫的活跃性越大。

如果你用白布在草丛中捋一遍,可能会发现上面沾了很多红色的蜱虫。很多野生蜱虫都携带了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4月到10月份正是它们活动的旺盛期。

蜱虫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虫在吸血时,会分泌神经毒,有时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遗症。

蜱虫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倍。蜱虫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被叮咬的人发病前会有1至2周的潜伏期,之后可能会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因血小板数值下降,全身出血而亡。

因此医生提醒,到野外活动后,如果出现高热和斑疹等病情,要想想是否被蜱虫叮咬过。

提醒:踏青尽量别在草地久坐

春季到来,外出踏青游玩时要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处长时间坐卧。

  

疾控专家提醒: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回家后要立刻洗澡,冲掉有可能沾在身体上的蜱虫。

被蜱虫叮咬千万别轻易拍死

如被蜱虫叮咬,用燃烧的烟头烫、用手指弹等,虽然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并不科学,都会刺激蜱分泌更多病毒,会增加森林脑炎的患病可能。硬拔就更不可取了,不仅会刺激蜱,还会使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中。

  

医学专家建议,可用酒精涂抹,使虫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健康的人如果接触蜱虫病患者的体液,也是会被感染的。若不慎接触蜱虫病患者体液,应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前,绝对不要接触粘膜部位。与这类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在随后的1-2周要密切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rbo.com/nyzl/830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