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析一下当前偏用寒凉药的原因。受近两三百年温病学的影响,大家治病都在滋阴上作文章,六味地黄汤成了万能的安慰剂,误人太多。而且温病思想主张多用寒凉药物,这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医的现状是什么病都考虑是热,都用寒凉药。如此怎么能取得疗效呢?
另外,病人自己不知节制地消耗阳气以及滥用抗生素等西药也都大大损伤了人体的阳气。当前医疗界,群阴乱舞,寒凉流行,我们人体的一点真阳在一派阴寒中苦苦地挣扎。
所谓治病,就是通过针药的方法扶正祛邪。其中第一步是扶正。阳气就是人的生命,先要把阳气扶起来,积累一些生命的能力。然后再考虑祛除邪气。而所谓的祛邪,其本质也是靠人体自身的阳气来完成的。单纯的针刺、药物都不能祛邪,比如在死人身上针刺用药,能把邪气祛除出去吗?完全不能,因为没有机体阳气的支持。因此,阳气才是治病康复的根本。《黄帝内经》有“神不使”的说法。所谓神不使,也就是说,治病时所用的针刺与药是用来攻逐邪气的,但真正运行药物的是人本身的阳气,也就是“神”。因此,针灸也罢,吃药也罢,从外面治疗,阳气在机体内作内应。这样药气可升可降,可内可外。这都是阳气的功能,与药物无关。如果吃了药,但脏腑的阳气不从内回应;针了穴位,但机体的经气不从内通畅,那么这就是阳气已经耗尽了,病人机体对治疗方法也失去反应,故病人不能治愈。
我从阳气立论,凡病先判断阳证阴证,次按五行之理分析东西南北中之阳气状态,总之皆以生长化收藏之阳气盛衰立论。以此诊病治病,判断预后,取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比如热气的患者,容易上火,口腔溃疡。我就用扶阳潜阳的方法,结果不少患者回来告诉我现在吃油条不会口腔溃疡了,也不会咽喉疼痛了,现在喝点红酒大便反而更通畅了,痔疮也不发作了,现在吃面条放点胡椒粉鼻腔也不似以前冒火干燥了等等,这无非就是阳气足了,阴火自然下降的现象而已。
但并不是说就没有真正的热,没有真正的火邪,没有热病。有,但不能把所有的病都说成是热,也不能把所有的病说成是寒,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从真实情况统计结果来看,阳虚者十有八九,阳盛者百无二三,真正盛的人有几个?因为阳虚,导致了大量慢性病、疑难杂病的出现,因此,重视补阳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其实,病人自己就可以判断扶阳中药的疗效,可以吃点油条或是喝点红酒等试试,凡是以往吃了或喝了会上火的食物饮料不妨一试,如果反而不上火了,就说明这个扶阳的方法有效。再比较一下用凉茶、用寒凉中药的治法,服一段时间以后也可以试一试热气的食物,这样病人的信心因此就充足起来。
补阳药并不会导致温燥之弊端。一方面,附子温,并不燥,不伤阴。且附子可温阳,阳能化气,气化则水湿自能通行全身。阴虚之证,附子可化水而润之。再者,目前不少病症,确是多为阳虚。抗菌素影响了脏腑功能,激素过分开发了真阳,表现上,或者说短时间内是治了病,但持久来说,耗伤阳气是本。并且,临床说明问题。我可以举出一大堆的病例来,从脊髓炎,脑干脑炎到各种关节炎、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到脱发,到肾炎,再到小儿脑瘫,到亚健康等,多是阳虚。重用补阳之剂的确解决了病人的痛苦。
但是,凡是都是辨证关系的。我重视阳气的盛衰,不代表我就不重视阴精!我的观点可能会受到不少中医的诽谤。其实,每个中医学者都会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多是从自己的病人治疗实践中获得的。你看的病人与别人看的病人不同,大家都在思考,得出的经验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这就是对中医的发展。我重视阳气,这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但不希望因此而误导了中医的发展。如果能从病人思想上重视扶阳法,也许就能帮助医生改变一下中医的主流。这种主流目前看来影响了中医的前途。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病变种类不同,也不致于万病皆需补阳,必要的时候也一定要用滋阴法,或者滋阴药。我重视阳气,但不致于胶柱于只会扶阳。该用附子,就用。偏有阴虚了,当用滋阴中药,为什么不用呢。病有六经,附子偏于三阴。哪个医生会天天只看三阴病?外感风热,难道也一定要用上附子来逞能吗?我想没有人这么无知。
我临床多喜用制附片,即黑附片,一般药店都有,且会另包,提醒先煎。如果处方量小于15克,可不先煎,与其他药混在一起煎半个小时即可。有人说,你用附子,但书云大热大毒。其实大家不必问附子有毒与否,量大如何。是药三分毒,治病就是以毒攻毒的过程。有是病者,几百克不多,反而神效如验。无是病,三克也多。没病就不要乱吃药,即使人参无毒,没事吃克也照样会出事的。
世上的医生都想治好病人的病,但就是因为温热药如附子等有毒,明知可用而不敢用。这是什么医生?要这样的医生何用?张仲景可以用生附子70多克。我临床上也经常用到生附子。为什么?病人需要,效果明显呀。如今不少的中医不敢用重药,恐伤害病人。按照中医的观点,病证如此,用药则当重则重,当轻则轻,又何需虑哉。真正要虑的,反而应该是诊断的水平。
为什么我倡导补阳,因为病人有这样的证。什么证?阳虚证。
扶阳,是因为病人出现了阳虚证,不扶阳不能把病治好。但这个治好是完全的,彻底的,而且是不留后遗症的治好。如果滥用了寒凉中药来清热解毒泻火攻下,那就把病人的一团大好阳气给糟蹋了。病情不加重才怪呢。
当前的人多属少阴阳虚体质,所以大家赶紧醒过来吧,别再去找这些滥用寒凉的中医了。努力找找自己的健康,也给好的中医一个救你的机会。治病,选择权在病人的手中!(摘编自《选择中医》,作者董洪涛)
赞赏